<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甘自苦的詩詞(332首)

    41 《菜羹》 宋·姜特立

    淺下姜鹽細點油,小甘微苦嫩香浮。
    是中自有天酥味,說與饞兒只掉頭。

    42 《送趙叔自吏部知福州四首》 宋·趙蕃

    公雖去朝廷,秘殿通班在。
    不應獻納忠,于爾分內外。
    而況我此州,甘棠存蔽芾。
    旱疫苦相仍,要當蒙大賚。

    43 《深自婦氏歸侍》 宋·陳著

    我生貧非窮,有子環我膝。
    深汝實居長,何可去頃刻。
    顧從百里外,贅滯日復日。
    事有不得已,我心常壹郁。

    44 《次韻前人傷古》 宋·陳著

    當年天與袴中兒,天到如今不與時。
    事變風濤掀地軸,軍聲電雹散雷槌。
    鬼藍柄國苦相誤,佛會守城甘自癡。
    旗蓋已隨□駕去,留西太乙更誰期。

    45 《點絳唇 秋夜橫泖旅窗聽雨,有懷故園》 元·邵亨貞

    兩鬢秋風,掩關坐聽黃昏雨。
    燈前自語。
    世亂甘清苦。
    蔓草愁煙,荒卻東陵圃。
    歸期阻。
    荊榛滿路。
    投老知何處。

    46 《點絳唇 秋夜橫泖旅窗聽雨,有懷故園》 元·邵亨貞

    兩鬢秋風,掩關坐聽黃昏雨。
    燈前自語。
    世亂甘清苦。
    蔓草愁煙,荒卻東陵圃。
    歸期阻。
    荊榛滿路。
    投老知何處。

    47 《鉛山虞華甫往謝疊山枋得君直為書耕隱二字今》 宋·方回

    君直不可見,見此長虹吐。
    使其尚未死,年始七十五。
    當時書此字,贈我老華甫。
    今年八十一,仍臥舊處所。

    48 《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 宋·曾豐

    無苦那從復覓甘,堂頭與水已相諳。
    猶將達磨泉中意,更去曹溪滴里參。

    49 《赴廣過贛呈留主管王提干》 宋·曾豐

    世味不分甘與苦,吾年未老已先嘗。
    爐邊醉后暖生睡,雪里饑余寒欲僵。
    出處任緣常夢好,陸沉隨分自心涼。
    經過少敘江山舊,魚鳥多情尚未忘。

    50 《北征》 唐·杜甫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顧慚恩私被,詔許歸蓬蓽。

    戰爭憂國憂民

    51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52 《北征》 唐·杜甫

    北歸至鳳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敘事長詩戰爭憂國憂民愛國

    53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于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楚辭

    54 《塞下曲六首》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樂府邊塞組詩

    55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56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57 《種白蘘荷》 唐·柳宗元

    皿蟲化為癘,夷俗多所神。
    銜猜每臘毒,謀富不為仁。
    蔬果自遠至,杯酒盈肆陳。
    言甘中必苦,何用知其真?

    諷刺言志抒情

    58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59 《屈原列傳》 兩漢·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楚懷王左徒。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60 《鸚鵡賦》 兩漢·禰衡

    時黃祖太子射,賓客大會。
    有獻鸚鵡者,舉酒于衡前曰:“禰處士,今日無用娛賓,竊以此鳥自遠而至,明彗聰善,羽族之可貴,愿先生為之賦,使四座咸共榮觀,不亦可乎?”衡因為賦,筆不停綴,文不加點。
    其辭曰:惟西域之靈鳥兮,挺自然之奇姿。
    體金精之妙質兮,合火德之明輝。

    辭賦精選宴會詠物寫鳥

    * 關于甘自苦的詩詞 描寫甘自苦的詩詞 帶有甘自苦的詩詞 包含甘自苦的古詩詞(3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