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甘帶的詩詞(267首)

    101 《鷓鴣天(席上賞牡丹用景裴韻)》 宋·洪適

    莫問甘醪濁與清。
    試將一酌破愁城。
    海棠過后荼コ發,堪嘆人間不再生。
    心已老,眼重明。
    嫣然國色帶朝酲。
    耳邊聽得蘭亭曲,一詠流觴已有名。

    102 《沁園春·孤鶴歸飛》 宋·陸游

    孤鶴歸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
    念累累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
    載酒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
    流年改,嘆圍腰帶剩,點鬢霜新。

    愛國

    103 《滿庭芳》 宋·沈瀛

    裘帶功名,袴襦歌頌,世間誰似公賢。
    去年江上,談笑息狼煙。
    多少宜民事了,芹宮內、華屋修椽。
    邦人愛,頻頻借寇,飛詔下甘泉。

    104 《賀新郎(和徐斯遠下第謝諸公載酒相訪韻)》 宋·辛棄疾

    逸氣軒眉宇。
    似王良、輕車熟路,驊騮欲舞。
    我覺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龍云雨。
    時與命、猶須天付。

    105 《賀新郎(代壽趙饒州)》 宋·張輯

    綠蔭涼尊俎。
    映雙旌、飛翻新帶,日邊恩露。
    千里湖山添鮮碧,玉宇光浮眉嫵。
    料范老、應難獨步。

    106 《沁園春(和元春兄自壽)》 宋·陳著

    人生幾何,如何不自,珍重此生。
    向蠹殘字上,甘心拋擲,蝸尖爭處,著意丁寧。
    箭過時光,劍炊世界,誰帶經鋤誰筆耕。
    分明似。

    107 《沁園春(和元春兄自壽)》 宋·陳著

    人生幾何,如何不自,珍重此生。
    向蠹殘字上,甘心拋擲,蝸尖爭處,著意丁寧。
    箭過時光,劍炊世界,誰帶經鋤誰筆耕。
    分明似。

    108 《樂語》 宋·王義山

    ◎壽崇節致語隆興府
    萬年介壽,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寵周臣之宴。
    頌聲交作,協氣橫流。
    與天同心,為民立命。

    109 《掃花游(西湖十詠·雷峰落照)》 宋·陳允平

    數峰蘸碧,記載酒甘園,柳塘花塢。
    最堪避暑。
    愛蓮香送晚,翠嬌紅嫵。
    欸乃菱歌乍起,蘭橈競舉。

    婉約詠史懷古寫景憂思

    110 《醉蓬萊(壽越帥謝恕齊)》 宋·陳允平

    正槐龍欲老,影動朱門,薰風簾卷。
    竹外人清,聽秋聲將轉。
    夢草池塘,種蘭庭砌,爽氣生葵扇。
    香染黃扉,律調翠簡,賞音清宴。

    111 《國香(賦蘭)》 宋·張炎

    空谷幽人。
    曳冰簪霧帶,古色生春。
    結根未同蕭艾,獨抱孤貞。
    自分生涯淡薄,隱蓬蒿、甘老山林。

    古詩三百首寫景

    112 《祝英臺近(題陸壺天水墨蘭石)》 宋·張炎

    帶飄飄,衣楚楚。
    空谷飲甘露。
    一轉花風,蕭艾遽如許。
    細看息影云根,淡然詩思,曾□被、生香輕誤。

    113 《齊天樂》 宋·翁孟寅

    幽香不受春料理,青青尚馀秋鬢。
    澗曲碉隈,煙梳露浴,甘與菰蒲共隱。
    芳標瘦迥。
    看纓結丁香,帶縈晴荇。

    114 《木蘭花慢(壽周耐軒府尹)》 宋·鄧剡

    步涼飔綠野,□鐘鼓、□園林。
    有騎竹更生,扶藜未老,歌舞棠陰。
    金鞭半橫玉帶,爆神人、風度五云深。
    大耐自應鶴骨,活人總是天心。

    115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116 《湖湘以竹車激水粳稻如云書此能仁院壁》 宋·張孝祥

    象龍喚不應,竹龍起行雨。
    聯綿十車輻,伊軋百舟櫓。
    轉此大法輪,救汝旱歲苦。
    橫江鎖巨石,濺瀑疊城鼓。

    贊頌農村

    117 《送石處士序》 唐·韓愈

    河陽軍節度、御史大夫烏公,為節度之三月,求士于從事之賢者。
    有薦石先生者。
    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間,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
    人與之錢,則辭;請與出游,未嘗以事免;勸之仕,不應。

    古文觀止規勸序文

    118 《貨殖列傳序》 兩漢·司馬遷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
    ”必用此為務,挽近世涂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 之味,身安逸樂而心夸矜勢能之榮。

    古文觀止序文議論

    119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古文觀止議論農業策略

    120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 關于甘帶的詩詞 描寫甘帶的詩詞 帶有甘帶的詩詞 包含甘帶的古詩詞(2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