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甘處的詩詞(768首)

    361 《擊壤歌》 宋·柴元彪

    擊壤歌,擊壤歌,仰觀俯察如吾何。
    西海摩月鏡,東海弄日珠。

    362 《滿庭芳·景傍清明》 宋·杏俏

    景傍清明,日和風暖,數枝濃淡胭脂。
    春來早起,惟我獨芳菲。
    門外幾番雨過,似佳人、細膩香肌。
    堪賞處,玉樓人醉,斜插滿頭歸。

    363 《轉壽春守,太和庚戌歲二月,祗命壽陽時替裴》 未知·未知

    此處之顧,余衰年甘躡前患,俾三月而寇靜,期歲而人和,虎
    不暴物,奸吏屏竄,三載復遭邪佞所惡,授賓客分司東都,或
    舉其目,或寄于風,亦粗繼詩人之末云】
    李紳

    364 《寄孟賓于》 宋·李昉

    幼攜書俞別湘潭,金榜標名第十三。
    昔日聲塵喧洛下,近年詩價滿江南。
    長為邑令情終屈,縱處曹郎志未甘。
    莫學馮唐便休去,明君晚事未為慚。

    365 《喜遷鶯 代人作,送鎦宰考滿,并遷新居》 元·王禮

    甘霖停留。
    喜浩蕩洪恩,躋民仁壽。
    戍柳拖金,海棠染絳,報道宰官移綬。
    轉眼積勞三考,大臥更深猶晝。

    366 《訴衷情 繼古韻》 元·王丹桂

    瑞云深處是仙家。
    高枕臥煙霞。
    調引個中物象,玉兔配烏鴉。
    甘淡素,棄輕紗。
    遠浮華。
    身崇三教,心敬三光,頭戴三花。

    367 《西江月 讀通鑒唐太宗掊魏徵碑,有感而作》 元·胡祗*

    晚食甘于粱肉,徐行穩似軒車。
    直須朝暮苦馳驅。
    指望凌煙高處。
    前日豐碑旌表,今朝貶*妻孥。
    喜為正直怒奸諛。
    自古忠臣良苦。

    368 《雨霖鈴 同前案此首未注名,但其前一首則注》 元·宋德方

    金蓮七朵。
    自甘河等閑參破。
    丘劉譚馬,孫王郝太古,許來同坐。
    兩個披氈真侶,更漏泄、祖師因果。

    369 《賜王欽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韻》 宋·宋真宗

    早自外朝登近侍,克符昌運振嘉名。
    一參黃閣推良畫,再陟鴻樞顯至榮。
    該博古今堂獻納,勤勞夙夜每專精。
    石渠撰述多文備,日觀封崇大禮成。

    370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371 《南歸詩十八首》 明·李流芳

    我本疏狂人,不適于用世。
    當其少壯時,筋力尚可試。
    摧頹廿年余,業已甘放廢。
    黽勉作此來,未免為貧計。

    372 《覽鏡》 宋·葛起耕

    覽鏡羞看鬢點霜,若云動業更堪傷。
    已甘身向山中老,安得名留海內香。
    雅志擬聯高士傳,倦游慵入少年場。
    長吟酒醒憑闌處,更聽秋碪答暮螀。

    373 《醉義歌》 金朝·寺公大師

    曉來雨霽日蒼涼,枕幃搖曳西風香。
    困眠未足正展轉,兒童來報今重陽。
    吟兒蒼蒼渾塞色,客懷袞袞皆吾鄉。
    斂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載空悲傷。

    374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375 《玉屏峰》 清·汪士鋐

    玉屏峙霄漢,鳥道度松門。
    昨日登臨處,諸峰屐底存。
    云生甘在下,嶂出爾何尊。
    極目無窮盡,空青抹一痕。

    376 《洋州》 宋·蔡交

    武定新雄閫,豐寧舊奧墟。
    地兼秦蜀美,川會漢洋紆。
    翠壘環封嶺,清流躍野渠。
    安知下斜谷,別得上華胥。

    377 《師伯渾用韻復次》 宋·晁公溯

    背郭深通一徑遙,奔流坐看百川朝。
    飛來黃鵠陂已復,歸去白鷗盟可要。
    益部官曹寧久處,津鄉書札近相招。
    此生若有躬耕地,白首甘心老負樵。

    378 《無題》 宋·陳杰

    口語甘時心猶異,中邊甜處味方宜。
    詩情合薦東坡老,慚愧當年蜜荔枝。

    379 《安撫徽猷郎中召欲東賦詩見志乃以得歸閑退為》 宋·陳元晉

    聱叟揮車倦且歸,釣游舊處足娛嬉。
    客懷自分三宜去,世事那無一可為。
    書日高眠甘茗乳,秋風清飲飽莼絲。
    何當為背奚奴錦,收拾潭州歸后詩。

    380 《釋宗顯重修寶梵院》 宋·陳祖仁

    身浮漚□草頭露,實見卓立中流柱。
    世綱走逃如脫兔,菩提了了無他路。
    迷人捐軀大火聚,自灼自焚甘自苦。
    諸佛菩薩慈憫故,教以一舍無復取。

    * 關于甘處的詩詞 描寫甘處的詩詞 帶有甘處的詩詞 包含甘處的古詩詞(7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