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甘似的詩詞(659首)

    581 《新茶》 宋·項安世

    夭夭雀舌變槍旗,旟旆旃旌忽四馳。
    槐火已登新鼎味,松風猶動故園思。
    森森苦口難追俗,脈脈甘津恐后時。
    何似當初陸鴻漸,莫將名字世人知。

    582 《挽張全真詩二首》 宋·張嵲

    辱遇本非因紹介,登門不謂便無期。
    傾心問及言猶在,投贄書成事已悲。
    作鎮方甘建鄴水,惜賢尤在中興時。
    傷心無復諮疑事,還似當年徐孺碑。

    583 《通惠泉》 宋·張嵲

    東西幾山隔,石徑不容車。
    那知厚地底,自然成井渠。
    甘余留齒頰,清足鑒眉須。
    不用瓶罍貯,累累似酒酤。

    584 《無住墳山溪水》 宋·張嵲

    轉山溪溜碧涓涓,一勺芳甘信所便。
    蓋代偉人今卜宅,敬君還似老翁泉。

    585 《和郡守沈持要賞柑之什三首》 宋·陳傅良

    滄海無波日萬艘,山農囷廩自相豪。
    爭看紫橐行阡陌,可對黃甘負酒醪。
    曲水一觴隨意集,成都千騎最頭遨。
    風流儒雅誰公似,增得東嘉地望高。

    586 《懷同舍石天民編修》 宋·陳傅良

    山陰不得見,見期在東陽。
    東陽忽歲華,欲往又阻長。
    貽書輒無報,有便復寄將。
    以君懶於書,我豈望得當。

    587 《次韓無咎途中寄陸務觀》 宋·章甫

    晝永渾無事,昏歸只掩門。
    甘貧同陋巷,多病似文園。
    對月人千里,論文酒一尊。
    遠懷霄漢路,愁絕虎狼村。

    588 《簡陳監倉二首》 宋·張镃

    自到南湖日,鄰翁識長方。
    一官甘寂寞,萬事絕思量。
    疎見只緣懶,頻來政不妨。
    松林渾似舊,相伴踞胡床。

    589 《竹夫人》 宋·葉茵

    風神林下秀,寵數夢中新。
    假使不如肉,爭知見似人。
    茗奴甘謝事,黃妳喜論親。
    凜凜百年操,從教進退頻。

    590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591 《四十吟三首》 宋·劉黻

    四十年來父子情,吁嗟今日任飄零。
    雖慚負米供三釜,莫悔傾籯教一經。
    飽水西江甘冷味,炷香南極祝高齡。
    白云縱隔三千里,詩禮朝朝似過庭。

    592 《立春日車駕詣南郊》 明·李東陽

    暖香和露繞蓬萊,彩仗迎春曉殿開。
    北斗舊杓依歲轉,南郊佳氣隔城來。
    云行復道龍隨輦,霧散仙壇日滿臺。
    不似漢家還五畤,甘泉誰羨校書才。

    593 《盤圃張伯誠餉柑》 宋·艾性夫

    髯奚叩門踏枯葉,手持子敬相問帖。
    筠籃包送洞庭秋,照眼錯落黃金毬。
    含漿似注甘露缽,好與文園止消渴。
    問渠幾日辭霜枝,化作□□□□□。
    道上應無公遠嗅,定中安定王家□。

    594 《鮮于東之晉伯之子贈詩次韻》 宋·晁公溯

    資州太守知衰懶,日日倒床惟睡濃。
    走送甘鮮三百顆,似君風味喜相逢。

    595 《次韻劉安收惠詩二首》 宋·晁公溯

    耳悅齊王竽,莫聽蕢桴聲。
    口甘秦人炙,莫采首陽苓。
    沈酣自壯歲,昏塞況暮齡。
    誰能悟此理,知幾如穆生。
    何須著胸中,云夢一芥蔕。
    要當空所有,為彼亦過計。
    惟思半嶺云,野老肯分似。

    596 《得東南書報亂后東都故居猶存而州北松槚亦無》 宋·晁公溯

    旄頭光垂北風起,胡沙漫漫暗天地。
    翠華清曉巡朔方,咸陽宮殿生荊杞。
    胡兒解鞍留漢土,凝碧池頭日歌舞。
    一朝忽棄洪河南,來歸輿圖丞相府。

    597 《和丁祖舜綠筍之韻》 宋·陳淳

    哦風徑游衛山峬,溢耳謠言如春敷。
    猗猗青青發三嘆,熟察其調未免粗。
    當年載歌淇水澳,區區但取枝葉綠。
    惡知中有至味存,爽人神思勝於玉。

    598 《棲軒偶成呈同僚》 宋·陳棣

    我本山中人,勉強束冠帶。
    欠伸輒有拘,似被天工械。
    誰令作此來,政為窮所賣。
    規彼五斗粟,折腰何足怪。

    599 《掬水錫壺》 宋·陳宓

    白鑞鎔成滴水池,新荷初展濺珠璣。
    一絲晝夜無時息,勝似甘霖六月飛。

    600 《和李艮翁延平山泉韻》 宋·陳宓

    憶在延平郡,疑觀夔府泉。
    分為萬家澤,來自九天邊。
    派別知何日,源深不計年。
    千筒如此櫛,疊節似聯鞭。

    * 關于甘似的詩詞 描寫甘似的詩詞 帶有甘似的詩詞 包含甘似的古詩詞(6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