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瓢簞的詩詞(256首)

    41 《論語十二章》 先秦·佚名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初中文言文學習哲理

    42 《自祭文》 魏晉·陶淵明

    歲惟丁卯,律中無射。
    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于征,草木黃落。
    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于本宅。
    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祭文

    43 《無俗念 景金本?溪詞注云,十二首亦名酹江》 元·丘處機

    孤身蹬,泛秦川、西入?溪鄉域。
    曠谷巖前幽澗畔,高*云龕棲跡。
    煙火俱無,簞瓢不置,日用何曾積。
    饑餐渴飲,逐時村巷求覓。

    44 《疇依》 宋·王柏

    賢哉顏子,好學獨稱。
    既竭吾才,欲罷不能。
    不貳不遷,庶乎亞圣。
    一簞一瓢,不幸短命。

    45 《浣溪沙》 元·沈禧

    著罷南華一卷書。
    放情□水自如如。
    卻將仁義等蘧廬。
    千駟萬鐘無足貴,簞瓢藜藿有贏余。
    氣吞八極隘堪輿。

    46 《滿庭芳·本分家風》 元·長筌子

    本分家風,尋常日用,何方不是林泉。
    饑餐渴飲,任運度流年。
    行止非人所及,休思算、好弱由天。
    君知麼,一身尚假,萬事豈牢堅。

    47 《蘇武慢·避世安時》 元·馮尊師

    避世安時,同塵處順,淵默至人誰識。
    鶉居*食,蘚徑蘿龕,深密養廉寧極。
    浮枕有定,出入無方,逆順神機難測。
    樂簞瓢、笑傲林泉,未肯折腰形役。

    48 《月上海棠 嗚鶴余音卷二》 元·劉鐵冠

    全真辦下無空過,布袍麻*腋袋掛。
    剪發*頭,逍遙自在行踏。
    簞瓢把。
    每日沿門乞化。
    低頭稽首才道罷。
    又撞著個魔頭來說話。
    問道先生,元是甚么人家。
    隨緣答。
    俺師父丘劉譚馬。

    49 《漫述》 宋·黃庚

    百拙嫩營生計事,一貧方識丈夫心。
    簞瓢陋巷皆真樂,何用多藏郿塢金。

    50 《樂府雜擬》 宋·黃彥平

    古來達士志,愛日懷兢慎。
    皇皇百年心,穆穆三才順。
    后生不作意,易名才慕藺。
    感慨能幾何,繁華終共盡。
    不須吟梁父,亦勿歌虞殯。
    當從簞瓢人,勇退以為進。

    51 《題武陵護戎林亭》 宋·李含章

    修篁簇徑出林椒,可與游人避俗囂。
    曲檻隔花安筆硯,小窗延月伴簞瓢。
    紅藤引蔓移山豆,綠葉分葩植水蕉。
    到此每憐清氣別,可堪寒夜雨瀟瀟。

    52 《挽張正應》 宋·陸九淵

    海門晝夜吼奔雷,卻立吳山亦壯哉。
    前殿神仙三島邃,正門閶闔九天開。
    玉階恭授大官賜,象簡親承御墨回。
    多少簞瓢蓬甕士,輸君留宿兩宮來。

    53 《念奴嬌 洛陽耆英會二首》 宋·陸文圭

    戴花劉監,算耆英會上,與吾同歲。
    伊洛山川今如古,人事幾番興廢。
    夢枕初殘,黃梁未熟,已換人間世。
    簞瓢鐘鼎,看來一等滋味。

    54 《送汪時法歸金華》 宋·呂祖儉

    歸去兒曹欲與言,相思切處莫窺園。
    吾宗事業無多子,守得簞瓢始見根。

    55 《疏齋用前韻記響山之游依韻奉答》 宋·潘從大

    空山在昔森萬松,兩賢曾此登虬龍,流風馀韻無時終。
    我來寒棲鬢成翁,人生出處何心同。

    56 《春山雨中聞笛》 宋·邵棠

    余寒欺酒不成醺,轉覺供詩景物新。
    篛笠帶歸山路雨,竹簫吹老隴梅春。
    田君泉石閑招隱,顏子簞瓢自食貧。
    莫詫柴門回俗駕,東風不受庾公塵。

    57 《山居詩》 宋·釋延壽

    只園閑適樂簞瓢,莫訝煙霞道路遙。
    龍穴定知潛碧海,鵬程終是望丹霄。
    撥云巖下來泉脈,嚼草坡邊辨樂苗。
    門鎖薜夢無客至,庵前時有白云朝。

    58 《恭次家大人鬻田訓子詩韻》 宋·孫應符

    耷窮那復值兇年,典盡貧家五畝田。
    暫給簞瓢居巷內,且將經史向窗前。
    潛心矻矻先修己,安命棲棲不怨天。
    爵祿功名宜自取,尤當勉力務勤拳。

    59 《偶成》 宋·孫應時

    小齋隨分有琴書,此外蕭然一物無。
    地僻最饒間意味,日長還得睡工夫。
    四時風月吾心友,千里云山古畫圖。
    天賜彩衣如鶴發,簞瓢足矣更何須。

    60 《方壺別墅》 宋·汪楚材

    面面軒窗好,溪山不待招。
    清風修竹徑,細雨綠荷橋。
    地僻人煙少,天恢景象饒。
    襟懷無一事,終老樂簞瓢。

    * 關于瓢簞的詩詞 描寫瓢簞的詩詞 帶有瓢簞的詩詞 包含瓢簞的古詩詞(2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