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理言的詩詞(1173首)

    41 《題曾氏連理本》 宋·文天祥

    皇后嘉樹生僪佹,四衢五衢合一軌。
    德澤純洽八方一,乘木而王固如此。
    大明香琴橘,貞觀玉華李。
    一時圖傳傳奇觀,榮華過眼轉九易。

    42 《送鞏漢卿同年赴五原理掾》 宋·宋祁

    再赴天官調,仍還多士鄉。
    華陰馀霧散,光祿故垣長。
    春柳侵湖綠,秋云際幕黃。
    片言民訟息,編美冠州堂。

    43 《熊上人見過談理頗未得盡憶王侍郎共加研討》 宋·宋祁

    拄杖蕭然陋廡開,茗花熬綠淺浮杯。
    清言未到忘言處,正待裴家驛騎來。

    44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宋·張耒

    小兒喜學書,滿紙如涂鴉。
    老婦寒不績,當戶理琵琶。
    樽中有神物,快瀉如流霞。
    三杯任兀兀,凍臉生春華。

    45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宋·張耒

    秦人焚詩書,意欲遂絕滅。
    六經至今存,何曾損毫發。
    興衰有天理,人力自淺拙。
    不憂驪山墓,回首遭發掘。

    46 《戲答陳季常寄黃州山中連理松枝二首》 宋·黃庭堅

    故人折松寄千里,想聽萬壑風泉音。
    誰言五鬣蒼煙面,猶作人間兒女心。

    47 《昌言謫官符離有病鶴折翼舟載以行及還修注始》 宋·司馬光

    相閣書傳紫闥深,破緘先問九皋禽。
    不令一物傷天理,仁愛方知真宰心。

    48 《和圣俞詠昌言五物·縛虎圖》 宋·司馬光

    孫生非畫師,趣尚頗奇偉。
    為人少諧合,不肯畜互子。
    時時入深山,信足動百里。
    蕭然坐盤石,盡日曾不起。

    49 《答圣俞白鸚鵡雜言》 宋·歐陽修

    憶昨滁山之人贈我玉兔子,粵明年春玉兔死。
    日陽晝出月夜明,世言兔子望月生。
    謂此瑩然而白者,譬夫水之為雪而為冰,皆得一陰凝結之純精。

    50 《哀石昌言舍人》 宋·梅堯臣

    朔日望顏色,衣冠朝帝閽。
    西靈未生魄,東岱已收魂。
    吊哭新居啟,封題舊篋存。
    善人吾不見,何可問乾坤。

    51 《送楊辯青州司理》 宋·梅堯臣

    儒者服褎衣,氣志輕王公。
    一落該網中,折節長俯躬。
    山東多豪士,片言不可窮。
    青土饒嘉棗,無以人鈍蒙。
    彼知南楚輕,強始必弱終。
    矯志合其情,乃是吾徒通。
    行當問友生,為我舉杯空。

    52 《送壽州司理張元輿》 宋·梅堯臣

    清川夜流明月光,城上有烏啼女墻。
    月明不掩斗與氣,鳥啼未歸云點霜。
    霜寒月冷古時獄,下有苔蠹之雄鋩。
    水方軒眉大靈智,見我西北天門傍。

    53 《宣司理餉蒸鵝》 宋·梅堯臣

    昔年相國籠之贈,今日參腩饟以蒸。
    一咀肥甘酬短句,定應無復謗言興。

    54 《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 明·高啟

    八月望夜天如藍,海色卷霧山收嵐。
    玉盤元沉龍窟底,忽起萬丈誰能探。
    初來空中光尚濕,霜娥寒鬢風旂嵒。
    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氣秋相涵。

    55 《題研六言四首》 宋·劉克莊

    噓呵肌理泉潤,拊摩德性玉溫。
    可謂無毫發恨,何曾犯斧鑿痕。

    56 《新涼理故書有感二首》 宋·劉克莊

    □□先帝開宣室,頻領群儒上石渠。
    奏牘三千前日事,寓言十九暮年書。
    色空勘破偏盲久,記誦俱忘一載馀。
    西晉諸人惟樂令,肯將石教矯玄虛。

    57 《春日即事六言》 宋·劉克莊

    藻密難呼金鯽,柳疏未囀黃鸝。
    華發無重黑理,燒痕有再青時。

    58 《兩朝口號六言二首》 宋·劉克莊

    堯舜若稽古外,烈祖圣謨洋洋。
    道理一句最大,卓冠萬世帝王。

    59 《送趙司理歸永嘉》 宋·劉克莊

    終歲閉柴荊,于君面尚生。
    客談花判健,民道李官清。
    方喜片言折,忽因微罪行。
    呂侯今秉鉞,羔雁必來迎。

    60 《送趙司理若鈺之官潮州》 宋·劉克莊

    辨幕資籌筆,圜扉待雪冤。
    未論公喜怒,先為母平反。
    君壯行其志,吾貧贈以言。
    自憐劉跛子,不及送前村。

    * 關于理言的詩詞 描寫理言的詩詞 帶有理言的詩詞 包含理言的古詩詞(11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