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理要的詩詞(442首)

    361 《喜雨柬權邑蔡丞》 宋·劉宰

    高槐障午暑,巨竹搖清風。
    中郎百世英,一官此從容。
    心事付盟鷗,年光占候蟲。
    客來欲有言,一笑撫雙松。

    362 《贈鐘春谷星學》 宋·劉黻

    五星聚東井,老人現端門。
    總是太平象,渾儀妙用存。
    巖傅本騎箕,執筑付無言。
    一旦寄霖雨,夜夢形至尊。

    363 《次韻》 宋·許月卿

    臨川老儒王半山,文章未肯班傳間。
    亦有臨淄晏元獻,樂府一奏開天顏。
    我來此州嗟何晚,前哲風流挽不還。
    泉石黯淡山氣瘦,芙蓉飄零秋意闌。

    364 《次韻劉安收惠詩二首》 宋·晁公溯

    耳悅齊王竽,莫聽蕢桴聲。
    口甘秦人炙,莫采首陽苓。
    沈酣自壯歲,昏塞況暮齡。
    誰能悟此理,知幾如穆生。
    何須著胸中,云夢一芥蔕。
    要當空所有,為彼亦過計。
    惟思半嶺云,野老肯分似。

    365 《聞范道卿將赴試成都作此勉之》 宋·晁公溯

    長來故倦游,車轍環天下。
    艱難不吾容,虎兕適曠野。
    世方臥積薪,敢獨怨飄瓦。
    久荒小山桂,幾葬蒲圃槚。

    366 《隆興書堂自警三十五首》 宋·陳淳

    血氣有盛衰,理義無損益。
    理義要常勝,毋為血氣役。

    367 《謹所之贈王氏子》 宋·陳淳

    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
    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368 《榘子名字義》 宋·陳淳

    小子爾定孫,來前吾語汝。
    爾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
    今爾名以榘,字爾以方叟。
    告爾名字義,爾其敬聽受。

    369 《遭族人橫逆》 宋·陳淳

    顏子有犯不之校,胸懷灑落冰雪融。
    孟軻橫逆必自反,律己程度嚴秋霜。
    君子於物本無悶,小人胡爾好有攻。
    矧今薄俗抑又甚,絕無禮義爭豪強。

    370 《用敖教所贈詩韻送行》 宋·陳淳

    臞菴先生仙籍豪,固非塵中浪骼骨。
    挺特不隨時世妝,那學兒女夸首髴。
    朅來龍江主文盟,鑪錘廣大無棄物。
    裁狂雕朽誰弗容,游刃三年不少{屈刂}。

    371 《答留粹中承奉求教之韻》 宋·陳淳

    玉質雖精更用礲,切磋磨琢趣無窮。
    但於天理昭如視,何患私情眾互攻。
    明善誠身為要訣,博文約禮是深功。
    從今日用培基處,敬道尤須徹始終。

    372 《閒居雜詠三十二首·博學》 宋·陳淳

    泛觀事物間,是理真卓卓。
    無一非吾事,要在博所學。

    373 《閒居雜詠三十二首·審問》 宋·陳淳

    物理本不齊,雜然各異分。
    參伍寧無疑,要在審所問。

    374 《和陳侍郎韻寄題林尉尚絅堂》 宋·陳淳

    中庸尚絅示諸儒,為己何心世毀譽。
    只要美中存德本,無容飾外事文余。
    魚潛理趣真如灼,屋漏工夫的不虛。
    珍重子思深屬意,一言綱領此篇書。

    375 《和范省元》 宋·陳宓

    太守方將畎畝行,先煩鄉彥探春耕。
    人登高嶺如梯峻,雨足深川作掌平。
    發廩正須憑義舉,蠲租已覺負仁聲。
    要知貧富乘除理,施盡囷倉卻解盈。

    376 《積雨寫懷》 宋·陳普

    識道知時乃圣賢,合人統物一之天。
    兩間惟有心長在,萬變咸歸理自然。
    王屋大行從艮止,北溟南海謹坤先。
    行藏悉是乾龍體,要得無慚只有淵。

    377 《純父家池雙頭蓮》 宋·陳普

    天地化育工,兩致一為要。
    對待管流行,并起非橫矯。
    亭亭南北樞,赫赫東西曜。
    仁義與誠明,彼此相契約。

    378 《云莊勸學》 宋·陳普

    百川皆望東,三才同面離。
    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兒。
    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
    要須辨方位,乃識窮陬維。

    379 《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 宋·陳普

    涵涵六合八肱裹,類聚化生何可紀。
    固然兩人陰與陽,大要一個不得已。
    所從無聲亦無臭,所出如彼復如此。
    成象效法森目前,大自三才小一蟣。

    380 《孟子·博學反約》 宋·陳普

    事理紛紛未易窮。
    其間脈終要通融。
    能於博處知其約,漸次收功一貫中。

    * 關于理要的詩詞 描寫理要的詩詞 帶有理要的詩詞 包含理要的古詩詞(4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