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理端的詩詞(414首)

    21 《秋夜病起懷端叔作詩寄之》 宋·秦觀

    寢瘵當老秋,入夜庭軒空。
    天光脆如洗,月色清無縫。
    風飆戾戾輕,露氣霏霏重。
    檐花伴徐步,籠燭窺孤諷。

    22 《李端叔見寄次韻》 宋·秦觀

    君文豪贍無與儔,使我吟諷忘離憂。
    浩如沅湘起陽侯,翻星轉日吞數州。
    華章藻句饒風力,頃刻朱紅迷畛域。
    一班縱復為管窺,萬派終難以蠡測。

    23 《題蕭端虛和樂堂》 宋·楊萬里

    玉笥風回峽山雨,兩公對床方軟語。
    少公一生吟樣臞,長公半醉少公扶。
    白頭兄弟不多有,面如橘紅不關酒。
    紫荊花開連理枝,孝友未要時人知。

    24 《端午》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薰風自南至。
    試為問大鈞,舉杯三酹地。
    田文當日生,屈原當日死。
    生為薛城君,死作汨羅鬼。

    25 《寄李端叔二首》 宋·張耒

    陳墟自古皇,疆野實楚縣。
    沃野接神畿,荒溝漕淮甸。
    民風靜而陋,原隰平以遠。
    我來逢艱歲,禾黍秋色淺。

    26 《和端式十題·秋原菊》 宋·司馬光

    高原向搖落,叢菊始滋榮。
    草際浮金碧,照人雙目明。
    何須天生理,玉斝泛馀英。

    27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二水車》 宋·梅堯臣

    既如車輪轉,又若川虹飲。
    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
    上傾成下流,損少以益甚。
    漢陰抱甕人,此理未可諗。

    28 《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 明·高啟

    八月望夜天如藍,海色卷霧山收嵐。
    玉盤元沉龍窟底,忽起萬丈誰能探。
    初來空中光尚濕,霜娥寒鬢風旂嵒。
    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氣秋相涵。

    29 《謝楊侍讀惠端溪紫石硯》 宋·文同

    學文二十年,語氣殊未成。
    所以文房中,四譜無一精。
    豈不愿收貯,恐竊好事名。
    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榮。

    30 《故翰林汪公端明居零陵時嘗作玩鷗亭今強中提》 宋·周必大

    賈生問鵬謾傷神,應愧先生入理深。
    肝膽何曾分楚越,心形真欲混人禽。
    亭郵永鎮愚溪上,扁榜重開罨畫陰。
    見說騎鯨游汗漫,倘憑鷗鳥一傳音。

    31 《次韻子瞻端午日與遲適遠三子出游》 宋·蘇轍

    人生逾四十,朝日已過午。
    一違少壯樂,日迫老病苦。
    丹心變為灰,白發粲可數。
    惟當理鋤櫌,教子蓺稷黍。

    32 《劉校理屬疾》 宋·楊億

    北窗風勁雪云繁,移疾端居避世喧。
    載酒誰過楊子宅,張羅休署翟公門。
    多才最許飄飄氣,少別還銷黯黯魂。
    促爾徘徊憶真賞,遠天新月照黃昏。

    33 《送趙端質歸朝》 宋·王之道

    圣治中興日,宗藩第一流。
    九重資共理,三載賴分憂。
    昨日交符虎,當時競帶牛。
    咄咄成藥石,談笑獲鋤耰。

    34 《次韻子厚弟喜雨行贈趙守端質》 宋·王之道

    我生畏暑如畏焚,奈此歲旱風塵昏。
    十年廢放臥巖壑,名雖八品身黎元。
    恒暘乞雨雨乞霽,雨轉為淫暘轉熾。
    不知此理果何如,每訝天心異人意。

    35 《再次韻答節推司理路監岳》 宋·陳造

    世傳秀句我既不能如唐王維,民依慈母亦復不能如漢杜詩。
    一官強顏竅溫飽。
    粗免庚癸形瘦辭。
    分從村歌趁社鼓,厭見翻云覆手雨。

    36 《題吳司理子隆兼隱》 宋·陳造

    紳笏視林藪,達人忘異同。
    端知柱下史,卻笑鹿門翁。
    犴獄仍陰德,詩書亦雋功。
    何須笠澤去,煙浪放船篷。

    37 《贈高司理》 宋·陳造

    窮鄉洗眼挹清揚,凜若重登月旦堂。
    驥子鳳雛端不茍,吏能儒業況兼長。
    簡孚首解秋荼密,襞積仍熏古錦香。
    我亦床頭一經在,自公正欲共平章。

    38 《鄰翁以紫石斛承粗山一塊為予書室這奉斛蓋端》 宋·鄭剛中

    見山不見理,真假析為二。
    看假作真山,細大豈殊致。
    鄰翁憐索居,奉我石一塊。
    嵌空會短小,枯澀少堅膩。

    39 《送大理金少卿赴闕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為韻兼》 宋·仲并

    九重圣端拱,慨念人材重。
    澄清鴛鷺行,拔尤鋤猥茸。
    輔郡與畿甸,連歲拜殊寵。
    付君天下平,民冤自無壅。

    40 《次韻黃司理》 宋·姜特立

    龍墀射策筆如神,馬首哦詩句益新。
    忽捧名篇端有意,欲求強對恐無人。
    浸淫漢魏知追古,摸索曹劉已識真。
    荀氏八龍誰最著,慈明頭角在云津。

    * 關于理端的詩詞 描寫理端的詩詞 帶有理端的詩詞 包含理端的古詩詞(4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