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理感物的詩詞(169首)

    41 《中春感興》 唐·齊己

    春風日日雨時時,寒力潛從暖勢衰。
    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
    詩通物理行堪掇,道合天機坐可窺。
    應是正人持造化,盡驅幽細入壚錘。

    42 《廬山諸道人游石門詩》 魏晉·慧遠

    超興非有本,理感興自生。
    忽聞石門游,奇唱發幽情。
    褰裳思云駕,望崖想曾城。
    馳步乘長巖,不覺質自輕。
    矯首登靈闕,眇若凌太清。
    端坐運虛輪,轉彼玄中經。
    神仙同物化,未若兩俱冥。

    43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宋·吳芾

    晚上危亭指顧間,羊牛來下鳥飛還。
    細思物理須知止,何用區區只強顏。

    44 《種橦花》 元·陳高

    炎方有橦樹,衣被代蠶桑。
    舍西得閑園,種之漫成行。
    苗生初夏時,料理晨夕忙。
    揮鋤向烈日,灑汗成流漿。

    45 《詠志六首》 明·黃佐

    上山采芙蓉,日暮傾筐歸。
    騶軻陳王道,脂車向梁齊。
    龍戰方擇肉,志愿空令乖。
    理人為之牧,嗟哉名實違。
    布谷春無畬,促織秋無衣。
    悠悠感物變,惻惻懷烝黎。
    ¤

    46 《山居志感(二首)》 明·石林瑛公

    嘉蔬值我園,好鳥巢我樹。
    樹枯鳥驚棲,園荒蔬委路。
    寒氣肅山林,新芳颯然故。
    物理有固然,于何起欣惡。

    47 《聞一二故人相繼而逝,感嘆書懷》 宋·楊萬里

    故人昔同朝,與游每甚歡。
    豈緣勢利合,相得文字間。
    有頃各補外,不見今六年。
    我來荊溪上,敲榜索租錢。

    48 《食瓜有感》 宋·黃庭堅

    暑軒無物洗煩蒸,百果凡材得我憎。
    蘚井筠籠浸蒼玉,金盤碧箸薦寒冰。
    田中誰問不納履,坐上適來何處蠅。
    此理一杯分付與,我思明哲在東陵。

    49 《初見白發慨然感一》 宋·司馬光

    萬物壯必老,性理之自然。
    我年垂四十,安得無華顛。
    所悲道業寡,汩沒無它賢。
    深懼歲朋頹,宿心空棄捐。
    視此足自儆,拔之乃違天。
    留為鑒中銘,晨夕思乾乾。

    50 《北樓感事》 宋·王禹偁

    北樓出林杪,登覽開病姿。
    旁帶滁州城,雉堞何逶迤。
    下人刺史宅,卻臨統軍池。
    伊予翰林客,失職方在茲。

    51 《感時述事(十首)》 明·劉基

    八政首食貨,錢幣通有無。
    國朝幣用楮,流行比金珠。
    至今垂百年,轉布彌寰區。
    此物豈足貴,實由威令敷。

    52 《感時述事(十首)》 明·劉基

    惟民食為命,王政之所先。
    海鹺實天物,厥利何可專。
    貪臣務聚財,張羅密于氈。
    厲禁及魚蝦,鹵水不得煎。

    53 《感齒發之衰作詩自解》 宋·曹勛

    我生飽艱苦,初年心已衰。
    況今七十化,形憊聊支持。
    頭童漸不束,齒敗余墻圍。
    發落尚樂樂,齒豁良依依。

    54 《丙子重陽日有感》 宋·王炎

    南山林葉赤,北山木葉黃。
    秋色日夜變,白露將為霜。
    玄鳥去已久,候雁方南翔。
    攜壺登高侶,滿手萸菊香。

    55 《冬至攝事南郊齋宮感懷作》 宋·宋庠

    履至謹冬祀,攝職叨上公。
    洗心奉明誡,祗宿城南宮。
    芳歲正遒莫,熙陽殊未融。
    西郊淡頹景,北牖來朔風。

    56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唐詩三百首寫人愛情諷喻敘事長詩

    57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58 《文賦》 魏晉·陸機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每自屬文,尤見其情。
    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秋天寫景詠物菊花

    59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60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 關于理感物的詩詞 描寫理感物的詩詞 帶有理感物的詩詞 包含理感物的古詩詞(1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