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理味的詩詞(235首)

    221 《送趙介之赴舂陵十首》 宋·彭龜年

    訪舊知俗非,好書與理近。
    氣味既如此,況復少畦畛。

    222 《別孫隱甫》 宋·彭龜年

    君家金石臺,我家富壽岡。
    十馹苦不遠,半世成相望。
    我為一貧驅,觸熱來帝鄉。
    塵垢面未頮,郁結志不強。

    223 《讀書吟示鉉》 宋·彭龜年

    吾聞讀書人,惜氣勝惜金。
    累累如貫珠,其聲和且平。
    忽然低復昂,似絕反可聽。
    有時靜以默,想見紬繹深。

    224 《余與呂守之買舟西歸林常甫吳清淑呂伯起出餞》 宋·錢時

    兩角勍觸蠻,八荒等兄弟。
    人生天地間,貴在情義耳。
    嘉禾二三友,一見傾底裹。
    春風散天和。

    225 《問李筼房疾》 宋·釋文珦

    筼翁非時流,溫然古君子。
    我雖異教人,臭味略相似。
    四月不見翁,相望隔煙水。
    石壇忽來前,言翁乖攝理。

    226 《東林徹長老請贊》 宋·釋心月

    寒浦先零之姿,古巖后雕之操。
    雪滿顛一味寒酸,云半肩十分枯槁。
    任緣去住也,隨處有余。
    信手牛來也,用時恰好。
    雖云理絕思惟,其柰事關懷抱。
    倚天長劍用還磨,分付明巖徹長老。

    22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冥搜多景趣,悟則頓神清。
    拘束終難得,沖和入道情。
    知微通理性,滋味好研精。
    妙用天然法,陰功蘊大名。

    22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漸省虛名理,真求一味清。
    目前皆是景,心內蘊長生。
    白露秋催促,紅花葉自輕。
    物情歸即悟,疑滯兩無成。

    229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230 《陳和叔內翰得莊生觀魚圖於濠梁出以相示且邀》 宋·蘇頌

    公堂四合臨中衢,翰林壁掛觀魚圖。
    傳之近自濠梁客,云是蒙邑先生居。
    先生昔仕楚園吏,傲世不蘄卿大夫。
    逍遙淮上任造適,高岸偶見群鰷魚。

    231 《首夏即事與丘與權同韻作》 宋·蘇頌

    朱曦漸永煩暑添,薰風當晝飄前檐。
    庭幽門邃搴帷簾,景物軒豁欣窺覘。
    方池綠瑩波文恬,兩傍森森生葦蒹。
    新荷未展排青尖,上下交映開鑒奩。

    232 《還自伊山過金城宿覺慧寺贈始寧禪師》 宋·王洋

    家山三百里,處處逐流水。
    舟行鑒影中,塵埃不須洗。
    人言田間苦,我言田舍好。
    濁醪三兩杯,沈憂積如掃。

    233 《子楚以二酒合而為一且效洞庭春色以詩敘其事》 宋·王洋

    世間百味俱有正,偶人酸咸俱一病,須知論酒如論才,軟美悅人嚴太勁。
    韓青居士貴調和,田竇醉時籍福勝。
    寂然二物俱有光,物外洞庭容借香。
    共談已造名理窟,一鞭亟人亡何鄉。
    了知此處有真趣,再聽牖下鳴糟床。

    234 《周秀實以近多讀書少對棋有詩及之因以寄》 宋·王洋

    識情變易須臾期,躁動為得安無為。
    幽思傷神靜生苦,游藝且復招僧棋。
    棋中趣味變何有,勝負紛紛翻覆手。
    分排事外雜窺圖,得失會中分好丑。

    235 《和伯氏寄周秀實》 宋·王洋

    相親即噓濡,上忘即江湖。
    事理去取間,情分乃異區。
    周侯瑚璉器,晚乃擲道管。
    異書窺蔡叟,潛論發王符。

    * 關于理味的詩詞 描寫理味的詩詞 帶有理味的詩詞 包含理味的古詩詞(2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