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瑯玕的詩詞(499首)

    361 《次韻楊宰》 宋·陳造

    頭顱敢意封戶牖,飲處往往推祭酒。
    宜人珍果亦鼎來,把杯未省嗟不偶。
    拳栗御棗玉山奇,南北氣殊仍地丑。
    少日詩人鱠鯨興,莫年醉客持螯手。

    362 《次韻答張丞》 宋·陳造

    顧省辭華分槁乾,簿書堆裹作粗官。
    客懷止飲仍多病,海氣乘秋早戒寒。
    好語相濡真禁臠,不才持答欠瑯玕
    從今惡況能排遣,日課君詩一再觀。

    363 《游大玲瓏小玲瓏》 宋·吳泳

    小玲瓏,大玲瓏,平林突起群玉峰。
    霜铏剪取碧磈磈,雷斧鑿破青嵌崆。

    364 《筍籜筆詩》 宋·李廌

    瑯玕夭嬌排霄去,敗籜平階聊貯儲。
    付與管城湯沐地,何須毛穎號中書。

    365 《題嘯竹軒》 宋·李新

    借與江風入茂林,低低戛玉伴龍吟。
    瑯玕影動分清奏,鸞鳳聲寒得至音。
    妙處成文元有節,虛中出樂自無心。
    子期一聽終區別,流水高山不在吟。

    366 《游南水陸院》 宋·李新

    鳴蛙千鼓吹,修竹萬瑯玕
    日下欲歸去,豀光生晚寒。

    367 《坦溪亭》 宋·李新

    溪上龍孫千歲綠,上亭擬掇青溪曲。
    團團白露著瑯玕,故與幽人送暮寒。

    368 《大暑竹下獨酌》 宋·鄭剛中

    新竹日以密,竹葉日以繁。
    參差四窗外,小大皆瑯玕
    隆暑方盛氣,勢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間。

    369 《盜焚浦江龍德寺經藏與卷軸化為玉諸葛亮公談》 宋·鄭剛中

    盜火陳蘭若,一燎無馀屋。
    獨此龍宮書,入火變為玉。
    琤然斷甓中,幖帙猶可目。
    眾謂有哲匠,秘愿發心腹。

    370 《次韻林仲和筠莊》 宋·李彌遜

    疊疊重重兩岸山,鉤連秀色上瑯玕
    孤亭四壁面煙雨,人與白鷗分暮寒。

    371 《得宿照亭山寺》 宋·李彌遜

    山寒六月飛霜雪,樓殿夜深鐘鼓歇。
    瑯玕無風萬戟閑,屋角明河掛天闕。
    龍牙七尺玉壺冰,炯炯神清夢不成。
    可憐幽絕無人共,臥看云頭璧月生。

    372 《與同館晝會王公衡家分韻得瓜字》 宋·李彌遜

    秋曦上觀闕,晨騶散蜂衙。
    追隨我輩人,偶到蓬萊家。
    主人心遠塵,門無車馬嘩。
    峰巒生幾棐,圖書亂簽牙。

    373 《秋日白蓮》 宋·鄧肅

    竹外玻璃十頃寬,水芝高下刻瑯玕
    冷香翦翦秋風動,孤艷泠泠曉月寒。
    康樂氣豪猶出社,易之韻俗更誰看。
    笑談今日親姑射,太華高吟不數韓。

    374 《竹枕》 宋·馮時行

    無節青瑯玕,葛陂化龍余。
    可以奉君子,不憚捐其軀。
    幽人飽藜莧,總以飫膏腴。
    食罷掩關臥,鼻息溪云敷。
    斗升乞西江,碌碌愧非夫。
    五友平生歡,相從歸故廬。

    375 《夢仙謠》 宋·曹勛

    夢入蓬萊宮,岧嶢聳朱閣。
    靈風翔紫煙,靄胡生羅幕。
    鸞鳳棲瑤林,咀嚼瑤華萼。
    老龍戲滄洲,噴濤蕩鱗角。

    376 《步月謠》 宋·曹勛

    瑯玕轉景蒼虬立,露腳斜飛冷光濕。
    人歸芳草恨苕苕,劍佩生寒秋水澀。
    離離箕斗正相望,交流帳合金波入。
    風前搖袂思沉沉,雷云不動蛟龍蟄。

    377 《用秦公贈李次仲韻呈次仲三首》 宋·曹勛

    命本先須植日華,抽添氣液了無差。
    融融瑪腦升神室,曲曲瑯玕煥彩霞。
    樞轄工夫儲太漠,至人妙理寓甘瓜。
    陽源昭徹參同處,試與三家作一家。

    378 《跋仰老小畫二軸》 宋·曹勛

    秀韻凌虛玉煉顏,蒼官偃亞碧瑯玕
    只應中夕蕭騷月,相對一庭風露寒。

    379 《楊秀才書屋有墨竹一枝為其添補數葉五絕》 宋·胡寅

    穿壁扶蘇稍避霜,干霄形勢自堂堂。
    如何耿介瑯玕色,也帶雙鴉寶墨香。

    380 《假山》 宋·仲并

    峰間碧瑯玕,清風五月寒。
    欲題無好語,支枕卷簾看。

    * 關于瑯玕的詩詞 描寫瑯玕的詩詞 帶有瑯玕的詩詞 包含瑯玕的古詩詞(4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