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瑯函的詩詞(67首)

    41 《法剛化士干蔣山藏經乞語》 宋·章甫

    鐘山夜半發奇怪,火光熾然脫三昧,法筵龍象不須驚,寶公留得眉毛在。
    食輪才轉法輪隨,樓臺金碧還相輝。
    大千經卷何處覓,剛禪藏在僧伽葉。
    如來言語皆真實,別有真經名第一。
    瑯函寶藏不能收,若遇知音請拈出。

    42 《臨川家史君坤翁喜雨》 宋·許月卿

    臨川鼓舞誦賢侯,閔雨皇皇祈有秋。
    昨夜瑯函奏霄漢,今朝玉粒雨平疇。
    名亭應有東坡記,積粟可寬西顧憂。
    我得順流南浦去,商霖又是濟川舟。

    43 《和黃魯直送茶二首》 宋·孔武仲

    喜君屢致云溪茗,值我正校瑯函書。
    飲罷清風生肘腋,吟成碧海登明珠。
    誰能墦間享膏腴,只意林泉身自如。
    他年遠別歸賀監,乞取茶山比鏡湖。

    44 《壬申仲秋與東觀曝書之會謹賦五言四韻律詩一》 宋·孔武仲

    秋風解煩暑,尊俎可從容。
    盡會青云士,來游群玉峰。
    瑯函窺一一,金鑰發重重,四庫傳觀喜,惟應吏困供。

    45 《送趙子昂提調寫金經》 宋·方回

    青藜夜照玉常直,外補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藝能累,天下善書今第一。
    魏晉力命王略帖,摹臨有過無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隸,兼有與可伯時癖。

    46 《題會真道堂》 宋·方回

    八客一道士,臨風舉茗盞。
    孔老業不同,同具看山眼。
    其六惟坤珍,三實吳楚產。
    稟氣殊東西,粹美無可柬。

    47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佛是西天之梵語,此土將覺義以同名。
    心邊不覺屬眾生,心轉覺時一切佛。
    佛開口處為言教,化導迷心轉覺心。
    眾生開口成寐語,沙魘群迷叫不醒。

    48 《金剛隨機無盡頌·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宋·釋印肅

    瑯函訓小孩,得了笑咍咍。
    欲求天外事,須棄世間財。

    49 《頌十玄談·回機》 宋·釋印肅

    卻裝珍御復名誰,更展瑯函耀木輝。
    了道不除□權立,一切元體是無余。

    50 《郭似山道士寄惠竹筆兩束啟緘乃羊毫也作詩戲》 宋·舒岳祥

    似山惠我筍絲筆,乃是長須公子毫。
    竹簡固就面祓滌,瑯函寧肯近腥臊。
    若非月里霜{皴皮換兔}潁,恐是仙家云鹿毛。
    潤筆定須三百束,為君滴露注莊騷。

    51 《游三茅華陽諸洞》 宋·宋無

    冠帶寒星帔剪霞,步虛去宴玉宸家。
    醉歸欲跨青鶯下,術落碧桃無數花。
    玉案清香入夜焚,紫煙成蓋覆茅君。
    數聲金聲秋壇齊,敲碎遙天一縷云。

    52 《游光大寺示犀老》 宋·楊時

    山橫杳靄有無中,疊觀層臺一梵宮。
    萬軸瑯函方杜口,數聲啼鳥正談空。
    溪云抱影侵行屐,香篆飛煙襲晚風。
    薄宦羇人如接摺,自慚來往苦匆匆。

    53 《池陽報恩寺新成輪藏應公出示鮑仲山詩因贈》 宋·喻良能

    招提雄冠浦邊州,寶藏瑯函眩電眸。
    更出故人奇絕句,相看知是贊公流。

    54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55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56 《贈念《法華經》僧》 唐·齊己

    念念念兮入惡易,念念念兮入善難。
    念經念佛能一般,愛河竭處生波瀾。
    言公少年真法器,白晝不出夜不睡。

    57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
    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
    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58 《大滌洞》 宋·王宗賢

    符札深投進玉函,瑯瑯震響穴難探。
    隔凡不許游人到,一竇中藏萬丈潭。

    59 《初至羅浮》 宋·鄭玠

    長說羅浮欲到難,清游今作字民官。
    分明蓬島三山色,占得飛云六月寒。
    寶軸幾函青貝葉,玉蘭無限碧瑯玕。
    此來更擬詢遺事,記與靈蹤石上看。

    60 《游大酉洞天》 明·陸粲

    疇昔覽山經,名跡等大酉。
    乾坤遼闊吳楚長,倚劍青冥只翹首。
    誰云萬里今獨來,怏意茲游信非偶。
    主人亦清真,同余紫霞想。

    * 關于瑯函的詩詞 描寫瑯函的詩詞 帶有瑯函的詩詞 包含瑯函的古詩詞(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