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珠館的詩詞(196首)

    41 《次韻楊秘監館中留題》 宋·王炎

    把杯方喜挹流霞,照眼驪珠重拜嘉。
    庭下滿生書帶草,胸中宜吐筆頭花。
    敢言策足樊賢躅,獨幸游心泳圣涯。
    誰謂蓬萊云氣遠,此中清閟即仙家。
    紅塵飛不到壺天,風月幽懷屬老仙。
    自笑枯腸無好語,且呼黃奶曲肱眠。

    42 《次韻王都尉團練押賜高麗歸使宴射贈館伴舍人》 宋·蘇頌

    通侯年少侍中郎,主客名園滿國香。
    賜酒九行勤貊使,一帆千里送吳航。
    鳴弦屢奏前籌捷,摛藻俄傳秀句長。
    更與詩翁相屬和,驪珠數百透函光。

    43 《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 唐·李治

    龍樓光曙景,魯館啟朝扉。
    艷日濃妝影,低星降婺輝。
    玉庭浮瑞色,銀榜藻祥徽。
    云轉花縈蓋,霞飄葉綴旂。

    44 《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唐·上官昭容

    逐仙賞,展幽情,逾昆閬,邁蓬瀛。
    游魯館,陟秦臺。
    污山壁,愧瓊瑰。
    檀欒竹影,飆f2松聲。

    45 《郊廟歌辭·漢宗廟樂舞辭·顯仁舞》 唐·佚名

    運極金行謝,天資水德隆。
    禮神鄜畤館,布政未央宮。
    詰旦備明祀,登歌答茂功。
    云軒臨降久,星俎薦陳豐。

    46 《郊廟歌辭·漢宗廟樂舞辭·觀德舞》 唐·張昭

    高廟明靈再啟圖,金根玉輅幸神都。
    巢阿丹鳳銜書命,入昴飛星獻寶符。
    正換熏弦娛赤子,忽登仙駕泣蒼梧。

    47 《奉和望月應魏王教》 唐·褚亮

    層軒登皎月,流照滿中天。
    色共梁珠遠,光隨趙璧圓。
    落影臨秋扇,虛輪入夜弦。
    所欣東館里,預奉西園篇。

    48 《和許侍郎游昆明池》 唐·李百藥

    神池望不極,滄波接遠天。
    儀星似河漢,落景類虞泉。
    年深平館宇,道泰偃戈船。
    差池下鳧雁,掩映生云煙。

    49 《汾陰行》 唐·李嶠

    君不見昔日西京全盛時,汾陰后土親祭祀。
    齋宮宿寢設儲供,撞鐘鳴鼓樹羽旂。
    漢家五葉才且雄,賓延萬靈朝九戎。
    柏梁賦詩高宴罷,詔書法駕幸河東。

    懷古長詩

    50 《夕次舊吳》 唐·駱賓王

    維舟背楚服,振策下吳畿。
    盛德弘三讓,雄圖枕九圍。
    黃池通霸跡,赤壁暢戎威。
    文物俄遷謝,英靈有盛衰。

    51 《寓言二首(次首《律髓》入俠少類,作盧象《雜詩》)》 唐·王維

    朱紱誰家子,無乃金張孫。
    驪駒從白馬,出入銅龍門。
    問爾何功德,多承明主恩。
    斗雞平樂館,射雉上林園。

    52 《送禰郎中》 唐·王維

    東郊春草色,驅馬去悠悠。
    況復鄉山外,猿啼湘水流。
    島夷傳露版,江館候鳴騶。
    卉服為諸吏,珠官拜本州。
    孤鶯吟遠墅,野杏發山郵。
    早晚方歸奏,南中才忌秋。

    53 《李供奉彈箜篌歌》 唐·顧況

    國府樂手彈箜篌,赤黃絳索金鎝頭。
    早晨有敕鴛鴦殿,夜靜遂歌明月樓。
    起坐可憐能抱撮,大指調弦中指撥。

    54 《上桂州李大夫》 唐·戎昱

    今日辭門館,情將眾別殊。
    感深翻有淚,仁過曲憐愚。
    晚鏡傷秋鬢,晴寒切病軀。
    煙霞萬里闊,宇宙一身孤。
    倚馬才寧有,登龍意豈無。
    唯于方寸內,暗貯報恩珠。

    55 《上桂州李大夫》 唐·戎昱

    今日辭門館,情將眾別殊。
    感深翻有淚,仁過曲憐愚。
    晚鏡傷秋鬢,晴寒切病軀。
    煙霞萬里闊,宇宙一身孤。
    倚馬才寧有,登龍意豈無。
    唯于方寸內,暗貯報恩珠。

    56 《白苧詞》 唐·戴叔倫

    館娃宮中露華冷,月落啼鴉散金井。
    吳王扶頭酒初醒,秉燭張筵樂清景。
    美人不眠憐夜永,起舞亭亭亂花影。

    57 《上劉侍中》 唐·楊巨源

    命代生申甫,承家翊禹湯。
    廟謨膺間氣,師律動清霜。
    鐘鼎勛庸大,山河誡誓長。
    英姿凌虎視,逸步壓龍驤。

    唐詩三百首月亮初中古詩歸隱孤獨生活

    58 《送靈師》 唐·韓愈

    佛法入中國,爾來六百年。
    齊民逃賦役,高士著幽禪。
    官吏不之制,紛紛聽其然。
    耕桑日失隸,朝署時遺賢。

    樂府寫柳

    59 《古意》 唐·陳羽

    十三學繡羅衣裳,自憐紅袖聞馨香。
    人言此是嫁時服,含笑不刺雙鴛鴦。
    郎年十九髭未生,拜官天下聞郎名。

    60 《春六十韻》 唐·元稹

    節應寒灰下,春生返照中。
    未能消積雪,已漸少回風。
    迎氣邦經重,齋誠帝念隆。
    龍驤紫宸北,天壓翠壇東。

    * 關于珠館的詩詞 描寫珠館的詩詞 帶有珠館的詩詞 包含珠館的古詩詞(1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