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珠閣的詩詞(498首)

    61 《皇太后閣六首》 宋·蘇軾

    彤史年來不絕書,三朝德化婦承姑。
    宮中侍女減珠翠,雪里貧民得褲襦。

    62 《文登蓬萊閣下石壁千丈為海浪所戰時有碎裂淘》 宋·蘇軾

    蓬萊海上峰,玉立色不改。
    孤根捍滔天,云骨有破碎。
    陽侯殺廉角,陰火發光彩。
    累累彈丸間,瑣細成珠琲。

    63 《夫人閣四首》 宋·蘇軾

    肅肅槐庭午,沉沉玉漏稀。
    皇恩樂佳節,斗草得珠璣。

    64 《辛春日詞·御閣》 宋·晏殊

    青輅迎春習習來,天泉池上曉冰開。
    珠幡已報三陽候,柏葉將陳萬壽杯。

    65 《照閣》 宋·秦觀

    彌猴鏡里三身現,龍女珠中萬象開。
    未若此軒人散後,水光清泛月華來。

    66 《真珠園雨中作》 宋·陸游

    清晨得小雨,憑閣意欣然。
    一掃群兒跡,稍稀游女船。
    煙波蘸山腳,濕翠到闌邊。
    坐誦空蒙句,予懷玉局仙。

    67 《李仁甫侍講閣學挽詩二首》 宋·楊萬里

    高議春江壯,長身野鶴孤。
    生涯一杯酒,行李五車書。
    凡例今迂叟,聲名後老蘇。
    岷峨氣凄愴,不為玉將珠。

    68 《和群貺幕秋四日登陸石寺閣泛洛舟·右泛舟》 宋·司馬光

    葉下宮槐老,云飛洛浦秋。
    復陪元禮棹,卻望仲宣樓。
    曲岸迷頻轉,遙山碎不流。
    夷猶聊寓賞,浩蕩得忘憂。

    69 《綠珠》 宋·劉克莊

    畏死仕新室,輕生謝季倫。
    細評投閣者,大愧墜樓人。

    70 《紹興帥相湯公會五客蓬萊閣登望海亭屬某賦詩》 宋·曾幾

    赫赫會稽郡,潭潭府公居。
    一州勝絕處,畢集于庭除。
    秦望極高秀,千峰散江湖。
    蓬萊為收攬,遠近爭奔趨。

    71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閣》 宋·周必大

    槐夏風清麥已秋,三千珠翠從宸游。
    玉階斗采忘憂草,水殿臨觀競渡舟。

    72 《端午帖子·皇帝閣》 宋·周必大

    日長珠箔漏聲疏,案上蘇文恣卷舒。
    時有佳篇符睿思,便將團扇作行書。

    73 《寄題新居羅長卿觀瀾閣蘭堂二首》 宋·周必大

    君不見漢家筑臺臨咸京,圖籍排比如魚鱗。
    又不見晉人創亭稽山陰,群賢畢集羅簪紳。
    古今名蘭固多矣,而此二者常不泯。
    乃知草木本無取,必假人物始可珍。

    74 《題仙居禪院懷舒閣》 宋·毛滂

    織水聯珠未是奇,舒王留詠奪天機。
    神光已比箕星立,文燄長依舜日暉。
    一沼蛟龍涎半積,兩檐鸞鶴勢雙飛。
    名山從此流傳永,自昔因人重發揮。

    75 《宣召赴龍圖閣觀太宗御書應製》 宋·楊億

    非煙蔥蔚蒼龍闕,紫府深沈大帝居。
    群玉中天開策府,神龜溫洛薦圖書。
    珠宮岑寂經行處,金簡熒煌拭目初。
    曾是先朝受恩者,因探禹穴涕漣如。

    76 《兵后登大內芙蓉閣宮人梳洗處》 宋·汪元量

    粲粲芙蓉閣,我登雙眼明。
    手拊沈香闌,美人已東征。
    美人未去時,朝理綠云鬟,暮吹紫鸞笙。

    77 《送王知事遷臺架閣》 元·楊維楨

    河間王郎后王粲,文采風流發奇干。
    十年挾策胄子學,博士先生此鄰縣。
    登樓作賦少追騷,六代同風掃糜爛。
    孰知王郎氣骨高,聲處箴官執□彈。

    78 《懷玉山一首書珠簾氏便面》 元·楊維楨

    五月江聲入閣寒,故人西望倚闌干。
    珠簾新卷西山雨,第一峰前獨自看。

    79 《端午內中帖子詞·皇后閣》 宋·王珪

    君王未帶赤靈符,親結雙龍獻寶珠。
    更與宮娥花下看,工夫還似外邊無。

    80 《端午內中帖子詞·夫人閣》 宋·王珪

    日長珠箔漏聲稀,團扇新財越女機,進罷采絲三殿晚,萬年枝上亂鶯飛。

    * 關于珠閣的詩詞 描寫珠閣的詩詞 帶有珠閣的詩詞 包含珠閣的古詩詞(4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