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珠宛轉的詩詞(87首)
62
《琴枕》 宋·蘇軾
清眸作金徽,素齒為玉軫。
響泉竟何用,金帶常苦窘。
斕斑漬珠淚,宛轉堆云鬒。
君若安七弦,應彈卓氏引。
64
《木山》 宋·陸游
枯楠千歲遭風雷,披枝折干吁可哀。
輪囷無用天所赦,秋水初落浮江來。
嵌空宛轉若耳鼻,峭瘦拔起何崔嵬。
珠宮貝闕留不得,忽出洲渚知誰推。
66
《湖上書所見》 元·王冕
東南富貴是神仙,日日西湖坐畫船。
繡帽擁云籠翠羽,紫牙宣響出紅蓮。
香風宛轉珠簾動,纖手親傳玉鲙鮮。
最是好情消不得,醉挪花片撒金錢。
67
《食櫻筍二首》 宋·蘇轍
一旱經春草木焦,朱櫻結子獨盈條。
盤中宛轉明珠滑,舌上逡巡絳雪消。
仰囁佳人露猶濕,偷銜啼鳥語尤嬌。
南方荔子爭先後,羞見炎風六月燒。
69
《雹》 宋·曾鞏
窮谷結時雷已動,荒臺看處雪猶埋。
崩騰沙靂乘風下,宛轉珠璣壓雨來。
已激山聲如駭浪,更回天色似寒灰。
何繇得見晴輝上,愁放昏昏睡眼開。
70
《鯨魚》 宋·張舜民
東海十日風,巨浪碎山谷。
長鯨跨十尋,宛轉在平陸。
雷火從天來,砉然刳兩目。
肌膚煮和油,骨節分為屋。
73
《觀潮行》 宋·釋寶曇
八月十八錢塘時,潮頭攪海雷怒飛。
更遭風日薄於紙,海山數點青依依。
爛銀斜侵云鬢腳,生綃直下鮫人機。
玉龍宛轉一千丈,臥噀殘雪吹人衣。
75
《頌古一百則》 宋·釋正覺
弦筈相銜,網珠相對。
發百中而箭箭不虛,攝眾景而光光無礙。
得言句之總,持住游戲之三昧。
妙其間也宛轉偏圓,必如是也縱橫自在。
76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77
《花舞》 宋·史浩
奇花命以佳名,因其有香,尊之為客。
欲知標格,請觀一字之褒;爰藉品題,遂作群英之冠。
適當麗景,用集仙姿。
玉質輕盈,共慶一時之會;金尊瀲滟,式均四坐之歡。
78
《連昌宮詞》 唐·元稹
連昌宮中滿宮竹,歲久無人森似束。
又有墻頭千葉桃,風動落花紅蔌蔌。
宮邊老翁為余泣,小年進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樓,太真同憑闌干立。
宮廷敘事長詩
79
《比紅兒詩》 唐·羅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80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 關于珠宛轉的詩詞 描寫珠宛轉的詩詞 帶有珠宛轉的詩詞 包含珠宛轉的古詩詞(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