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現有的詩詞(282首)

    261 《活人歌》 宋·釋印肅

    大圣靈驗普庵圓,廣施含靈遇有緣。
    信心清凈通靈感,萬病俱銷釋業愆。
    文殊體,用普賢,活人歌裹現金仙。

    262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263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小雪纖纖洗霽色,新春冉冉入燒痕。
    三千界現非佗物,百億分身有妙門。
    白云兒是青山用,青山父是白云根。
    寄語白云數回首,青山免見瘦棱棱。

    264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心心智通,佛佛道同。
    十方圓滿,八面玲瓏。
    施時也三乘教備,坐處也一切法空。
    應供而來有不受之受,度世而出得無功之功。

    265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余云消於霽虛,片月上於秋壺。
    光清巖壑,影現江湖。
    類中之異,物中之珠。
    虎生三日食牛氣,馬走千里隨母駒。
    賞音有以,德鄰不孤。

    266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功轉密藏,尋蹤跡以無方。
    影現益彰,歷因緣而有常。
    身分塵剎普,舌拄梵天長。
    心心不觸菩提用,法法無依般若光。

    267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靈靈而空,了了而融。
    正偏之機轉,佛祖之道同。
    玉井有月,冰壺無風。
    兒孫得力成家事,影現諸塵三昧中。

    26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跡像而無,純全而有,陰陽不測之神,生滅不到而壽。
    十方界聊現半身,三世佛不消一口。
    只個山形拄杖子,與君觸處相隨走。

    269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黃蘗傳來,臨際用底,定上座觸著關捩。
    廓然一念忘緣,泊爾十方無寄。
    現前不用安排,直下何勞擬議。
    不風流處也風流,有意氣時添意氣。

    270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宋·釋智朋

    提折腳鐺,各出只手。
    釋迦不先,彌勒不后。
    妙用臨機,如盤珠走。
    鼓腹笑復歌,面南看北斗。
    六載將身草里埋,當時有眼幾時開。
    果然見得明星現,未到門前似死灰。

    271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福城東有大長者,居福城東海嶼上。
    於不思議塵劫中,承事供養無數佛。
    善哉長者世希有,如優曇華時一現。
    發啟廣大真實心,創無佛處阿蘭若。

    272 《偈頌十四首》 宋·釋宗杲

    女流中有大丈夫,示現其身化其類。
    以戒定慧解脫法,攝彼貪欲瞋恚癡。
    雖處於中作佛事,如風行空無所衣。
    過去未來及現在,塵沙諸佛及菩薩。

    273 《偈頌十四首》 宋·釋宗杲

    無上在涅槃,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一乘入,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274 《魏侍郎凈心閣》 宋·釋宗杲

    偉哉廣大寂滅心,譬如虛空不分別。
    擬心求凈即染污,況復比倫諸佛土。
    又如夢中所見物,所見是有不可取。
    如是通達無有疑,凈心之義炳然現。

    275 《觀音大士贊》 宋·釋宗杲

    過去正法明,現前觀自在。
    眼觀諸音聲,耳聽眾妙色。
    二義俱寂滅,誰受此說者。
    是說亦寂滅,誰為此說者。

    276 《向侍郎無熱軒》 宋·釋宗杲

    勇猛精進過量人,號曰薌林大居士。
    住無變易真實處,而常順行諸佛法。
    不作世間顛倒業,成辨出世勝方便。
    而能於此方便中,幻出難思諸境界。

    277 《泉州惠安縣迎藏經請小參偈》 宋·釋宗杲

    稽首十力大導師,三界獨尊無比況。
    示現成佛轉法輪,廣演無邊契經海。
    眾生心想念念殊,所轉法輪亦差別。
    法輪功德不可量,盡思竭力無能測。

    278 《傳義上人》 宋·釋祖欽

    直指之道,義不可傳。
    不立文字,昭昭現前。
    萬里不掛片云,一亙白日青天。
    聲前有意,句后無言。
    理事雙遣也,木頭碌碡。

    279 《至游堂二首》 宋·袁說友

    力田須逢年,掘井須及泉。
    學者志于道,如以規正圓。
    及其見道時,攬轡誰爭先。
    筌蹄蛻陳跡,羽化而登仙。

    280 《即席賦會昌章簿出示假梅》 宋·曾豐

    早探梅春南俗慣,今年不料寒裂骭。
    梅花索價似太高,雖現幽姿猶匿半。
    小小樽前白玉盤,忽移全樹教吾看。
    僅高一尺輒崢嶸,才吐數枝如爛熳。

    * 關于現有的詩詞 描寫現有的詩詞 帶有現有的詩詞 包含現有的古詩詞(2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