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環回的詩詞(718首)

    701 《和梁簽判潁州西湖十三題·西溪》 宋·蘇頌

    夾岸垂楊展綠陰,倚空庭樹照波心。
    游人不泛西溪水,豈見回環野徑深。

    702 《和仲巽山行》 宋·蘇頌

    天險限南北,回環千里山。
    客亭依斗絕,故地信偏慳。
    伴月驅行傳,緣云度故關。
    林泉雖勝賞,無奈霫奚間。

    703 《大塢山寺》 宋·蘇籀

    巘谷窈幽深,映發杉松嘉。
    擊缽半喬木,燒香亂煙霞。
    穹林擢峭壁,攙竦回環遮。
    四合山復山,泉籟音響嘩。

    704 《王叔明示長句訝烏澗人不出楚則失矣齊亦未為》 宋·蘇籀

    忍對三峰閟兩山,澹蛾三五韻幽閒。
    王郎賓席自水冷,君須舉玦人舍環。
    烏澗門階未嘗峻,瑞峰重深一百間。
    列屋羅帷隔風日,九回沈水紆髻鬟。

    705 《同邱直長和歐公三游洞韻》 宋·孫應時

    維舟下牢關,散策上西嶺。
    天風吹我裳,恍惚非人境。
    丹崖翠壁明空山,呀然洞府蔥蘢間。
    珊瑚為門玉為里,石骨千年凝綠髓。

    706 《五月末如鄞舟中戲作》 宋·孫應時

    七年不聽丈亭潮,夢覺依然枕動搖。
    趁得晨鐘上西流,不妨野飯向高橋。
    今年天故饒梅雨,是處人言好稻苗。
    慚愧鄞山最青眼,回環翠色總相招。

    707 《題武夷沖佑觀一首》 宋·王阮

    九摺湍溪九摺山,玉簪羅帶互回環。
    若為脫得紅塵網,來結疎茆一兩間。

    708 《友梅吳編校壽宮之側筑庵曰全歸有詩十詠敬次》 宋·楊公遠

    庵外山環翠作堆,庵前山秀長臺萊。
    主人日日攜琴去,直到松梢月上回。

    709 《黃山》 宋·楊公遠

    古今墨客兼騷客,推許黃山甲眾山。
    三十六峰層漢外,百千萬岫亂云間。
    煉丹帝往名長在,搗藥仙歸臼已閒。
    葉落花開人寂寂,雄鳴雌和鳥關關。

    710 《土屋》 宋·楊時

    土屋枕荒陂,周回僅容席。
    環堵異營窟,猶遺古風質。
    功雖勞版筑,身自有余力。
    依戶鑿圓竇,寒光度如璧。

    711 《酬林志寧》 宋·楊時

    君不見昔時卜年公,坼龜食墨瀍澗東。
    伊流洛水環紫宮,廣輪千里天地中。
    真人一往不復見,鼎湖弓劍空遺蹤。
    陰陽所交風雨會,和氣自古生英雄。

    712 《泛江至土坊》 宋·楊時

    萬頃江湖遠,孤乘一葉船。
    雁飛云外字,篷掩水中天。
    波靜櫓聲息,風微帆影偏。
    回環聊注目,浩蕩接清煙。

    713 《游武夷》 宋·楊時

    函關崎嵚走秦鹿,天下并逐爭群雄。
    抉云翻空鰲足折,黔黎竄伏如寒蛩。
    武夷山深水清泚,避世猶有高人蹤。
    龍泓東注海波涌,玉女翠擁秋云松。

    714 《小石塘源》 宋·于石

    萬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蒼。
    細路百盤折,崎嶇陟羊腸。
    涼陰覆峭壁,縈回澗流長。
    綠蘿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715 《簡唐英同年四首》 宋·袁說友

    舊言山色有無中,今日環觀在短蓬。
    游子不堪歸路冷,篙師愁殺裹囊窮。
    便回溪口風尤急,欲到山頭月已東。
    贏得閒言擾詩社,煩君更語主人公。

    716 《過渠江渡》 宋·袁說友

    櫂歌江峽三月程,頗厭風濤困征櫓。
    驅車山路兩旬浹,又覺崎嶇萃勞苦。
    甘溪嶺下冉村路,一道渠江拆山塢。
    風平雨細無皺面,浥浥寒漪清客暑。

    717 《過雨頂山》 宋·袁說友

    直上風頂山,如接天上主。
    環觀千里內,此山峙為主。
    循披下山脊,翠石滿原膴。
    巉巖巧雕刻,詭特效蟠舞。

    718 《寄題全國輔竹溪清寓》 宋·曾豐

    亭前軋軋日百輿,橋上剝剝日萬屨。
    莫非失腳聲利然,誰復回頭情性故。
    子云一區二者間,講玄之外何所關。
    江山有我目迎送,魚鳥無他心往環。

    * 關于環回的詩詞 描寫環回的詩詞 帶有環回的詩詞 包含環回的古詩詞(7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