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王際的詩詞(349首)

    181 《括沁園春》 宋·林正大

    廬阜諸峰,爐峰絕勝,草堂介焉。
    敞明窗凈室,素屏虛榻,要仰觀山色。
    俯聽流泉。
    中有池臺,旁多竹卉,夾澗杉松高刺。

    182 《八聲甘州》 宋·鄭子玉

    漸鶯聲近也,探年芳、河畔扼輕輪。
    旋東風染綠,綿綿平野,無際煙春。
    最苦夕陽天外,愁損倚闌人。
    無奈瀟湘杳,留滯王孫。

    183 《八聲甘州》 宋·鄭子玉

    漸鶯聲近也,探年芳、河畔扼輕輪。
    旋東風染綠,綿綿平野,無際煙春。
    最苦夕陽天外,愁損倚闌人。
    無奈瀟湘杳,留滯王孫。

    184 《喜遷鶯(壽邵太尉)》 宋·卑叔文

    春回天際,見柳眼翠窺,梅腮粉膩。
    日慶三陽,時逢千載,帷幄挺生元帥。
    亙古撫今忠義,天下安危注意。
    負英偉,信功高耿賈,勛侔霍衛。

    185 《一萼紅(芙蓉和友人韻)》 宋·梁棟

    怨東風。
    把韻華付去,農李小桃紅。
    黃落山空,香銷水冷,此際才與君逢。
    斂秋思、愁腸日結,擁翠袖、應費剪裁工。

    宋詞精選離別柳樹

    186 《一萼紅(芙蓉和友人韻)》 宋·梁棟

    怨東風。
    把韻華付去,農李小桃紅。
    黃落山空,香銷水冷,此際才與君逢。
    斂秋思、愁腸日結,擁翠袖、應費剪裁工。

    賞月敘事抒懷

    187 《滿庭芳(吉度)》 宋·胡浩然

    瀟酒佳人,風流才子,天然分付成雙。
    蘭堂綺席,燭影耀熒煌。
    數輻紅羅繡帳,寶妝篆、金鴨焚香。
    分明是,芙渠浪里,一對浴鴛鴦。

    寒食節感嘆歲月

    188 《水調歌(壽黃邦彥·四月初八)》 宋·胡德芳

    湛湛玉清水,矗矗煉丹山。
    秀環侯泮,廣文分得括蒼仙。
    虞殿薰風初入。
    堯陛祥蓂七葉,此際庭真賢。

    189 《水調歌(壽黃邦彥·四月初八)》 宋·胡德芳

    湛湛玉清水,矗矗煉丹山。
    秀環侯泮,廣文分得括蒼仙。
    虞殿薰風初入。
    堯陛祥蓂七葉,此際庭真賢。

    190 《圓圓曲》 清·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長篇敘事

    191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192 《詠槐》 明·馮清

    行臺階下原植三槐,故巡撫張紀常正德壬申正月剪伐其一,寸干無存。
    閏五月初十日,予適撫臨。
    越旬日,前槐茁復出土,月轉盛茂,再月余,而柯肄喬聳葉蔽云飛凌空之勢,勃然莫遏。
    噫!槐一物也,厚積昌發乃爾。

    詠物

    193 《昭君辭》 南北朝·沈約

    漢宮美女多如云,中有一人字昭君。
    天生傾國傾城色,玉質孤高卓不群。
    來至掖庭已有年,愁聽宮漏獨成眠。
    可憐絕色等閑棄,漢帝不分媸與妍。

    詠史懷古紀行寫人思鄉

    194 《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 宋·王庭筠

    衰柳疏疏苔滿地。
    十二闌干,故國三千里。
    南去北來人老矣。
    短亭依舊殘陽里。
    紫蟹黃柑真解事。
    似倩西風、勸我歸歟未。
    王粲登臨寥落際。
    雁飛不斷天連水。

    寫景抒情羈旅思鄉

    195 《外戚世家序》 兩漢·司馬遷

    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
    夏之興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
    殷之興也以有娀,紂之殺也嬖妲己。
    周之興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

    古文觀止序文

    196 《太史公自序》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觀止序文

    197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98 《待漏院記》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張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勞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數也,是不獨有其德,亦皆務于勤耳,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

    古文觀止議論

    199 《送楊寘序》 宋·歐陽修

    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
    既而學琴于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
    夫疾,生乎憂者也。
    藥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聲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

    古文觀止送別序文

    200 《刑賞忠厚之至論》 宋·蘇軾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
    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嘆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
    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
    故其吁俞之聲,歡忻慘戚,見于虞、夏、商、周之書。

    古文觀止策論

    * 關于王際的詩詞 描寫王際的詩詞 帶有王際的詩詞 包含王際的古詩詞(3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