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王都的詩詞(102首)

    81 《哀都官王申》 宋·李廌

    垅上弓旌降鶴書,戔戔璧帛賁鄉閭。
    漢宮入奏賢臣頌,蜀道榮觀駟馬車。
    誰謂諸侯老賓客,歸來華發伴樵漁。
    泮宮陳跡神游否,絳帳門生多石渠。

    82 《送王制置帥成都》 宋·曹勛

    從來吳蜀勢相親,制閫今勤侍帝臣。
    可但覆甌稱直道,暫煩分陜濟斯民。
    劍關日下山河重,井絡天開號令新。
    圣主遂寬西顧念,遨頭正及錦江春。

    83 《讀王伯大都承奏疏》 宋·王邁

    去非前日在端平,我以為兄不敢名,若使去非觀此疏,須饒幼學作難兄。

    84 《讀王伯大都承奏疏》 宋·王邁

    屢下絲綸喚不來,來時已作去安排。
    吾宗有此好兄弟,欲往從之天一涯。

    85 《讀王伯大都承奏疏》 宋·王邁

    首疏明明點敗棋,次篇字字比元龜。
    人中龍定子瞻是,殿上龍非安世誰。

    86 《讀王伯大都承奏疏》 宋·王邁

    曳紫腰金滿闕庭,被渠喚作集瓜蠅。
    適從何處來居此,面目人嫌鬼亦憎。

    87 《讀王伯大都承奏疏》 宋·王邁

    金鏁難羈五色麟,行藏如減國精神。
    可憐張禹孔光輩,氣息奄奄泉下人。

    88 《讀王伯大都承奏疏》 宋·王邁

    直道年來冷似菰,西山去后有人扶。
    王郎此段真奇特,又喜三山出介夫。

    89 《讀王伯大都承奏疏》 宋·王邁

    佞夫茍幾糞甘嘗,余子危言襲故常。
    若使秉彝猶未滅,也須泚顙細思量。

    90 《讀王伯大都承奏疏》 宋·王邁

    朝犯雷霆暮即行,灶間老婢莫猜驚。
    須知堂里饤頭肉,不似山中野菜羹。

    91 《讀王伯大都承奏疏》 宋·王邁

    近得故人盈紙書,卻將取辱笑吾徒。
    世間處胡可羞事,曾見歐陽責范無。

    92 《讀王伯大都承奏疏》 宋·王邁

    聒耳喧啾厭畢逋,朝陽忍聽鳳凰孤。
    朝廷若貶饒州老,我亦甘心拜尹洙。

    93 《夜行船·王哲害風都不管》 元·王哲

    王哲害風都不管。
    樂清閑、恣情慵懶。
    紙襖麻衣,教人說短。
    我咱自知涼暖。
    一炷名香經十卷。
    三千日、行成功滿。
    穩駕祥云,獨通霄漢。

    94 《太常引 周都運生朝時添壽王村》 元·王惲

    量蟠英偉氣和愉。
    道滄海,得遺珠。
    忠義與心俱。
    見漕府、歸來轉輸。
    山呈霽色,杯添野水,春滿野人廬。
    鄭重萬金軀。
    要羽翼、當年漢儲。

    95 《送王秘校嶺南都講學》 宋·宋庠

    高才嘗負俗,公存此開榮。
    卻領淹中學,還為稷下卿。
    槐依鄉市綠,風入舞壇清。
    稽古方知力,騰飛自有程。

    96 《為張都目益題爪哇王后將相圖》 宋·方回

    闍婆之國古來有,其人裸體蓬厥首。
    后來改號作爪哇,君僭稱王妻僭后。
    跣足露乳布纏腰,往往自妍不知丑。
    千島萬島南海南,謂遠無虞險可守。

    97 《呈吳門王治中元俞都中參政伯大孫先人同榜》 宋·方回

    君家兩參預,漢代韋平民。
    留耕而耕存,惟有是以似。
    乃祖忠文公,補天扶國是。
    乃父敬愍侯,浮海將使指。

    98 《和王刑部游仙都觀》 宋·李覯

    尋幽西去路非賒,回首紅塵事可嗟。
    不待鸞驂并鶴駕,便分人世與仙家。
    幾函道藏金壺墨,一片秋容玉井花。
    還似武夷高會日,骨凡猶幸醉流霞。

    99 《觀禹貢九州歷代帝王國都地理圖》 宋·釋文珦

    萬里江山幾廢興,覽圖直合拊吾膺。
    三王二帝皆難問。
    兩漢六朝何所稱。
    此日中原全拱北,異時深谷或為陵。
    看來今古皆如夢,夢境虛無豈足憑。

    100 《都下病起呈王樞密一首》 宋·王阮

    不解彫蟲賦逐貧,又無饒舌論錢神。
    遭逢此鬼今番虐,零落吾生有限身。
    舊學試溫渾易忘,新書欲謹自難真。
    時危壯士乃如此,為報堂堂有位人。

    * 關于王都的詩詞 描寫王都的詩詞 帶有王都的詩詞 包含王都的古詩詞(1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