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王安石的詩詞(490首)

    161 《安大使生日》 宋·魏了翁

    恭惟天佑宋,奕葉際明良。
    積德由文武,生賢邁漢唐。
    粵稽資殿老,降自皛山陽。
    崧極申函粹,東維傳啟祥。

    162 《金陵雜興二百首》 宋·蘇泂

    綠陰黃鳥半山園,謝字王名宛若存。
    試問時人兩安石,卻推翁仲不能言。

    163 《和王季行制干昌溪即事》 宋·陽枋

    異境破清愁,狂吟日點頭。
    前峰方極目,遠嶺又迎眸。
    石亂屢支舫,灘高常負舟。
    心亨行有尚,習坎自安流。

    164 《肇慶府倅王庚應平反廣府帥司冤獄詩以紀其事》 宋·李昴英

    人生與地間,本是同胞出。
    貴賤與賢愚,分殊而理一。
    上帝立君師,朝廷設官職。
    凡百有司存,各欲盡其責。

    165 《正月五日訪王韋軒知府東塢真詔道中》 宋·陳著

    晴光欲雪做新元,訪舊西來第一番。
    十五里行千曲路,兩三處見數家村。
    山培浮土為田肉,澗束湍流有石痕。
    安穩不知危世事,更從何處覓桃源。

    166 《送王仲安歸武昌》 宋·姚勉

    武昌洲畔去,端不為魚肥。
    要起初平石,同娛萊子衣。
    夜長秋雨急,天闊白云飛。
    何日鵲烏喜,北風鴻雁歸。

    167 《次韻王得之游凈明題易安二絕》 宋·張嵲

    滿院嵐光滴翠寒,望湖莫羨十三間。
    門前石上蒼苔跡,數得人蹤到與還。

    168 《寄呈王浩翁府判》 宋·劉宰

    天下江山推第一,多景名樓信端的。
    君家正占多景前,第一風光環燕席。
    梁邑歸來縣債了,驊騮得路乾坤小。
    錦衣聊復效晝游,戶庭郁蔥佳氣繞。

    169 《送王仲顯赴瓊州》 宋·彭龜年

    朔風獵獵搜離思,向山木葉飛東西,山聲互答轟鼓鼙。
    日影倒亂摩旌旗,瓊山太守行赤帷,父老出餞相扶攜。

    170 《趙和叔大夫母安人曹氏挽詞》 宋·蘇籀

    風規王邸韻,筮醮相夫賓。
    逐子大家懿,弄孫東第新。
    百能知肖嗣,八十又三春。
    磬石無虛勒,笄珈不復晨。

    171 《安撫開府史丞相誕辰》 宋·喻良能

    一年好處橘初綠,雨后秋容凈如沐。
    潭潭大府忠孝家。
    黃堂正奏千秋曲。
    揮毫落紙妙卿云,千佛經中蚤致身。

    172 《題王順伯秘書所藏蘭亭修禊帖》 宋·袁說友

    永和九年暮春日,蘭亭修禊群賢集。
    含毫欲下意已先,媚日暄風佐搖筆。
    當時一筆三百字,但說斯文感今昔。
    誰知已作尤物看,流傳人間天上得。

    173 《興安縣西南石峰秀拔無數》 宋·曾豐

    天限華夷數十峰,秦王始鑿始相逢。
    勞民浪辟嶠南國,失德徒成身后胸。
    楚粵未爭尋丈遠,炎涼無復半分同。
    賓鴻諱入嚴關去,吾策如今不似鴻。

    174 《秋興八首》 唐·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天寫景抒情憂國憂民組詩

    175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176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177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78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179 《游泰山六首》 唐·李白

    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泰山組詩

    180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 關于王安石的詩詞 描寫王安石的詩詞 帶有王安石的詩詞 包含王安石的古詩詞(4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