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玉首的詩詞(366首)

    301 《玉照堂觀梅二十首》 宋·張镃

    今夕懸知月未圓,照梅已自不勝妍。
    冰姿玉色誰堪比,除是姮娥敢并肩。

    302 《玉照堂觀梅二十首》 宋·張镃

    喜客能揮白玉琴,此花端解古時音。
    只防老鶴來偷聽,引起翻云萬里心。

    303 《玉照堂觀梅二十首》 宋·張镃

    杯行才到莫留殘,要向梅邊露肺肝。
    今日正晴還有雪,謂予不信試遙看。

    304 《玉照堂觀梅二十首》 宋·張镃

    風調花常逐歲新,苦慚詩思只陳陳。
    吟成不敢分明舉,生怕渠知鄙薄人。

    305 《玉照堂觀梅二十首》 宋·張镃

    高窠依約百年余,蠹卉重重艾衲鋪。
    親見主人來買地,遮番添得白髭須。

    306 《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 宋·張镃

    才晴便是看花時,記事君曾有四詩。
    及至花開風日好,不聞拄杖扣疎籬。

    307 《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 宋·張镃

    才晴便是看花時,天上陰晴豈預知。
    前日路乾居士閏,偶妨招客酒樽隨。

    308 《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 宋·張镃

    才晴便是看花時,不覺飄香已滿枝。
    小道山翁如具眼,綠陰初試更相宜。

    309 《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 宋·張镃

    才晴便是看花時,自看何如與客期。
    亦有數篇花下句,苦無風味怕人知。

    310 《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 宋·張镃

    才晴便是看花時,休問花名是阿誰。
    藉使無梅桃杏在,但能來賞莫嫌遲。

    311 《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 宋·張镃

    才晴便是看花時,夜雨何堪帶雪吹。
    春色更拚過數日,三分余一尚堪追。

    312 《玉照堂觀梅二首》 宋·張镃

    絕憐一見一翻新,短直長斜意總真。
    繞屋便能云態度,問春誰更雪精神。
    栽花十畝猶嫌少,與我多生定是新。
    為惜生香怕閒卻,折歸聊當散花人。

    313 《玉照堂觀梅二首》 宋·張镃

    未辦當春句法工,坐來花下泥春風。
    山高水遠須人領,玉潔珠光喜日烘。
    越女信知天下白,屈平那是澤邊窮。
    明朝風雨從教有,老眼今年已不空。

    314 《表兄劉東玉提干挽詩二首》 宋·張镃

    王祖扶天日,同聲外氏翁。
    功勛俱舊越,門戶合穹隆。
    諸舅今何在,唯兄命亦窮。
    賢郎須力學,一線續家風。

    315 《表兄劉東玉提干挽詩二首》 宋·張镃

    襁褓予多疾,三年托謂陽。
    未能看擊罋,常是戲登床。
    轉首塵埃里,驚心歲月長。
    挽兄赍志去,傾淚人詩章。

    316 《俞玉汝以詩編來因次卷首韻》 宋·張镃

    我生癖耽詩,極力參古意。
    寥寥千百年,所取僅三四。
    此言或是癡,的確有見地。
    大雅既不作,少陵得深致。

    317 《謝朱促玉二首》 宋·劉宰

    君家只隔小橋西,贈度占星望少微。
    已向龍墀攄大對,不應鸞翼尚低飛。
    杖藜喜逐先生后,斂板誰知故我非。
    欲學丘江吟短句,錦文試覓景陽機。

    318 《謝朱促玉二首》 宋·劉宰

    夫子知名浙水西,妙年奧學洞幾微。
    一官薄領身如寄,萬里云霄步若飛。
    詩苦何妨同杜老,說難終不羨韓非。
    擬酬白雪陽春句,愿借天孫織女機。

    319 《送張君玉赴寧江幕府七首》 宋·晁公溯

    遠景樓高風月清,酒酣要看筆縱橫。
    山川有待君知否,可是東坡賦不成。

    320 《送張君玉赴寧江幕府七首》 宋·晁公溯

    眾水爭流赴硤中,輕舟東下疾飛鴻。
    流金不信人間熱,知有長江萬里風。

    * 關于玉首的詩詞 描寫玉首的詩詞 帶有玉首的詩詞 包含玉首的古詩詞(3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