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玉莖的詩詞(242首)

    221 《天基節特晴》 宋·陳杰

    王春又數五堯蓂,先自春來半月贏。
    天上圣功調玉燭,云部暖律寫莖英。
    蒼生正賴吾君福,每歲長占此日晴。
    三祝莫嫌言語樸,時和年熟早休兵。

    222 《秋日即事五首》 宋·陳普

    玉露金莖曉發寒,秋風仍作去年看。
    蛩聲疏雨長為客,雁影殘蟬獨倚欄。
    錢硯窗欞云影淡,丹楓溪曲水痕乾。
    西風曾與黃花約,擬掇繁英貰酒餐。

    223 《秋日古蘭花十首》 宋·方回

    玉露金風喜乍涼,紫莖綠葉薦秋芳。
    今年最好中秋月,更著秋蘭月下香。

    224 《寄平江王元俞治中并呈孟君復總管》 宋·方回

    兩玉人俱出相家,一時頓有富才華。
    登樓賦詠追王粲,落帽風流致孟嘉。
    未肯一莖生白發,相逢九日醉黃花。
    蘇臺欲往何由得,獨立吳山眺晚霞。

    225 《再和前韻答隱父二首》 宋·郭印

    吾宗枝干衰,弱植念孤獨。
    結交得此君,蒹葭倚瓊玉。
    即之不忍去,爽氣如可掬。
    初觀愛柯莖,久坐窮節目。

    226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宋·陸文圭

    昔宴賓僚避暑林,傅杯故事到如今。
    屈莖聊當黃金杓,剌葉先抽碧玉簪。
    聞得鼻端香馥馥,流從舌底味森森。
    坡仙愛醣柑為酒,欲道清蓮帶苦心。

    227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宋·陸文圭

    越溪女子翠紅裳,來與群仙侑一觴。
    葉展圓盤如許下,絲連曲柄更能長。
    清高勝飲金莖露,甘滑疑餐玉薤霜。
    醉手傅杯猶未穩,碧痕微損迸瓊漿。

    228 《蔥絕句》 宋·陸文圭

    丹葩信不類蘋蒿,雨后常抽綠玉條。
    此草豈宜棄調食,瘦莖欲比沈郎腰。

    229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推不進前,約不退進。
    臨濟白拈,未是好手。
    南山不惜兩莖眉,玉筯空將撐虎口。

    230 《偈頌一百零四首》 宋·釋紹曇

    聞道金輪出母胎,盡河沙界掃氛埃。
    想應新整乾坤手,多帶堯風舜日來。
    普天率土,壽域宏開。
    林下野人何祝獻,一莖草上玉樓臺。

    231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鼓報四更,地搖六震。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三世諸佛立地聽。
    虛空有盡,大道無窮。
    窮則變,變則通。
    信手拈將莖草插,玉樓玉殿凌蒼穹。

    232 《太后永壽寺方丈紫芝》 宋·釋行海

    方丈山中草亦靈,參差小朵結菁英。
    玉團紫氣晴霞淡,金縷紅光曉日明。
    四皓自餐商谷穩,九莖曾見泰階平。
    蟠桃春色應同永,香比蟾枝此更清。

    233 《金線草》 宋·舒岳祥

    金線比方渾未盡,玉函收錄尚多遺。
    盈盈蜂蝶菩提葉,裊裊蜻蜓菡萏枝。
    寒女有針縫不得,山人無袞補何為。
    芝莖底事生庭砌,莼葉胡為上井湄。
    剪彩不香難作實,垂絲著石便生兒。
    莫輕小草沿幽僻,也有凌霜傲雪姿。

    234 《憶筇竹杖詞》 宋·舒岳祥

    筇竹杖,筇竹杖,敬齋惠我侔璆璗。
    萬里岷江下峽船,大竹一筒中貯兩。

    235 《又次中書蔡相公韻》 宋·蘇頌

    彼美三華瑞,儲靈四大宮。
    色分嵩谷外,地近漢房中。
    玉質榮同本,蓮莖出并叢。
    載形非博厚,錫羨自穹窿。
    列駕馳文舄,旁觀眩秀瞳。
    珍符彰圣孝,天應甚昭融。

    236 《續金銅仙人辭漢歌》 宋·于石

    漢皇銳意求神仙,神仙之效何茫然。
    蓬萊弱水不可到,且立宮中承露盤。
    餓餐玉屑不堪飽,誰謂有方能卻老。
    人生修短數在天,多慾未必能延年。

    237 《值侯修學趣儒人稍急因遺蓮花蓮實西瓜于吾宗》 宋·曾豐

    絳玉裁花碧一莖,亭亭香遠韻逾清。
    群仙競倚西風笑,為報臨淮政已成。

    238 《陳良臣之子正功肯學能文求余印可》 宋·曾豐

    學探玉甃千仞井,筆找龍文百斛鼎。
    歸根可以后冥莖,發刃難于先肯綮。
    點鐵要之便成金,即心是道道是心。
    一案孔門重勘結,小圓為賜大為參。

    239 《謝葉英州惠石山更托尋置絕品埏》 宋·曾豐

    梅雨酣夜眠,槐風豁朝起。
    應門絕傳聲,外有夸娥氏。
    背負小崢嶸,云自西北至。
    浣櫛出問誰,乃拜公所饋。

    240 《上浙東帥王尚書》 宋·曾豐

    太古犧媧氏,創為琴與笙。
    氤氳弸混沌,噢咻擘冥莖。
    合氣歸三律,分音麗五行。
    未歌先協律,無韻不成聲。

    * 關于玉莖的詩詞 描寫玉莖的詩詞 帶有玉莖的詩詞 包含玉莖的古詩詞(2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