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玉纖的詩詞(841首)
641
《閨詞四首》 明·張元凱
夫婿乍封侯,尚爾玉關游。
欲繡一端錦,寄耀千貔貅。
行褰池上柳,夫渠摘纖手。
顏色比不差,銜在天吳口。
¤
643
《無題和王子新》 明·朱曰藩
蔥菁玉樹宮槐陌,婀娜纖腰楊柳枝。
多病心情寒食后,小樓風雨落花時。
陽臺永夜難為夢,洛浦微波可寄詞。
何許鑒儂心獨苦,朝來青鏡有垂絲。
644
《別南塘子》 明·左國璣
五月麥熟繭繰絲,黃鸝啄椹鳴桑枝。
南風送帆五兩急,吳江酒船初到時。
牛車日轉曹門進,鼓市樓西集成鎮。
金椎初破紫泥封,玉壺瀉出黃金嫩。
646
《古風其二十七》 唐·李白
燕趙有秀色。
綺樓青云端。
眉目艷皎月。
一笑傾城歡。
常恐碧草晚。
坐泣秋風寒。
纖手怨玉琴。
清晨起長嘆。
焉得偶君子。
共乘雙飛鸞。
647
《寄遠其一》 唐·李白
三鳥別王母。
銜書來見過。
腸斷若剪弦。
其如愁思何。
遙知玉窗里。
纖手弄云和。
奏曲有深意。
青松交女蘿。
寫水山井中。
同泉豈殊波。
秦心與楚恨。
皎皎為誰多。
648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649
《四時詞》 宋·蘇軾
春云陰陰雪欲落,東風和冷驚羅幕。
漸看遠水綠生漪,未放小桃紅入萼。
佳人瘦盡雪膚肌,眉斂春愁知為誰。
深院無人剪刀響,應將白纻作春衣。
650
《觀湖二首》 宋·蘇軾
乘槎遠引神仙客,萬里清風上海濤。
回首不知沙界小,飄衣猶覺色塵高。
須彌有頂低垂日,兜率無根下戴鰲。
釋梵茫然齊劫火,飛云不覺醉陶陶。
651
《觀湖二首》 宋·蘇軾
朝陽照水紅光開,玉濤銀浪相徘徊。
山分宿霧盡寬遠,云駕高風馳送來。
升霞彩色攲殘火,及物氣焰明纖埃。
可憐極大不知已,浮生野馬悠悠哉。
652
《次韻王廷老退居見寄》 宋·蘇軾
浪蕊浮花不辨春,歸來方識歲寒人。
回頭自笑風波地,閉眼聊觀夢幻身。
北牖已安陶令榻,西風還避庾公塵。
更搔短發東南望,試問今誰裹舊巾。
654
《留題延生觀后山上小堂》 宋·蘇軾
溪山愈好意無厭,上到巉第幾尖。
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鬢眉纖。
不慚弄玉騎丹鳳,應逐嫦娥駕老蟾。
澗草巖花自無主,晚來蝴蝶入疏簾。
656
《雪后書北臺壁二首》 宋·蘇軾
黃昏猶作雨纖纖,夜靜無風勢轉嚴。
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
五更曉色來書幌,半夜寒聲落畫檐。
試掃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
658
《四時詞四首》 宋·蘇軾
霜葉蕭蕭鳴屋角,黃昏斗覺羅衾薄。
夜風搖動鎮帷犀,酒醒夢回聞雪落。
起來呵手畫雙鴉,醉臉輕勻襯眼霞。
真態生香誰畫得,玉如纖手嗅梅花。
* 關于玉纖的詩詞 描寫玉纖的詩詞 帶有玉纖的詩詞 包含玉纖的古詩詞(8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