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玉纖的詩詞(841首)

    541 《永遇樂》 宋·李太古

    玉砌標鮮,雪園風致,似曾相識。
    蟬錦霞香,烏絲云濕,吹渴蟾蜍滴。
    青青白白,關關滑滑,寒損珠衣狂客。
    盡聲聲、不如歸去,歸也怎生歸得。

    542 《永遇樂》 宋·李太古

    玉砌標鮮,雪園風致,似曾相識。
    蟬錦霞香,烏絲云濕,吹渴蟾蜍滴。
    青青白白,關關滑滑,寒損珠衣狂客。
    盡聲聲、不如歸去,歸也怎生歸得。

    543 《瑣窗寒》 宋·蕭允之

    細雨收塵,輕寒弄日,柳絲掠道。
    桃邊杏處,猶記玉驄曾到。
    對東風、回首舊游,香銷艷歇無音耗。
    悵佳人、有約難來,綠遍滿庭芳草。

    544 《水調歌頭(于壁,一懷以歸)》 宋·程必

    電闕驅神駿,鐵棰起癡蛟。
    木鳴山裂盛夏,白晝野_號。
    急上瑤庭深處,為問龍君何怒,抉破古天河。
    日華開絢采,雨意屬詩豪。

    545 《賀新郎(壽李端明)》 宋·程必

    袖手云溪畔。
    看人間、紛紛饑烏腐鼠,觸蠻交戰。
    便得金魚垂玉帶,多少雌黃點勘。
    算此語、必非河漢。

    546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宋·歐陽修

    胡人以鞍馬為家,射獵為俗。
    泉甘草美無常處,鳥驚獸駭爭馳逐。
    誰將漢女嫁胡兒,風沙無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國人,馬上自作思歸曲。

    寫人邊塞生活思歸組詩

    547 《紅毛刀歌》 清·秋瑾

    一泓秋水凈纖毫,遠看不知光如刀。
    直駭玉龍蟠匣內,待乘雷雨騰云霄。
    傳聞利器來紅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節解,斷頭不俟鋒刃交。

    詠史懷古

    548 《念奴嬌·春雪詠蘭》 明·陳子龍

    問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龍山飛雪?
    解佩凌波人不見,漫說芷珠宮闕。
    楚殿煙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
    嫣然幽谷,只愁又聽啼鴃。

    詠物抒情愛國

    549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550 《昭君辭》 南北朝·沈約

    漢宮美女多如云,中有一人字昭君。
    天生傾國傾城色,玉質孤高卓不群。
    來至掖庭已有年,愁聽宮漏獨成眠。
    可憐絕色等閑棄,漢帝不分媸與妍。

    詠史懷古紀行寫人思鄉

    551 《賀明朝·憶昔花間初識面》 五代·歐陽炯

    憶昔花間初識面,紅袖半遮,妝臉輕轉。
    石榴裙帶,故將纖纖玉指偷捻,雙鳳金線。
    碧梧桐鎖深深院,誰料得兩情,何日教譴綣?羨春來雙燕,飛到玉樓,朝暮相見。

    男子追憶懷念愛情

    552 《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元·喬吉

    崔徽休寫丹青,雨弱云嬌,水秀山明。
    箸點歌唇,蔥枝纖手,好個卿卿。
    水灑不著春妝整整,風吹的倒玉立亭亭,淺醉微醒,誰伴云屏?今夜新涼,臥看雙星。
    黃四娘沽酒當壚,一片青旗,一曲驪珠。

    七夕節女子孤獨

    553 《七夕穿針》 南北朝·柳惲

    代馬秋不歸,緇紈無復緒。
    迎寒理衣縫,映月抽纖縷。
    的皪愁睇光,連娟思眉聚。
    清露下羅衣,秋風吹玉柱。
    流陰稍已多,馀光亦難取。

    七夕節風俗寫人

    554 《生查子·軟金杯》 宋·金章宗

    風流紫府郎,痛飲烏紗岸。
    柔軟九回腸,冷怯玻璃盞。
    纖纖白玉蔥,分破黃金彈。
    借得洞庭春,飛上桃花面。

    婉約詠物

    555 《諫逐客書》 先秦·李斯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邳豹、公孫支于晉。
    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古文觀止公文

    556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于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楚辭

    557 《九懷》 兩漢·王褒

    匡機
    極運兮不中,來將屈兮困窮。
    余深愍兮慘怛,愿一列兮無從。
    乘日月兮上征,顧游心兮鄗酆。

    楚辭

    558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559 《閑情賦》 魏晉·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
    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
    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
    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寫人美人

    560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 關于玉纖的詩詞 描寫玉纖的詩詞 帶有玉纖的詩詞 包含玉纖的古詩詞(8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