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玉籍的詩詞(404首)

    281 《導引·春融日暖》 宋·無名氏

    春融日暖,四野瑞煙浮。
    柳菀更桑柔。
    土膏脈起條風扇,宿雪潤田疇。
    金根轂轉如雷動,羽衛擁貌貅。

    282 《導引·中興四葉》 宋·無名氏

    中興四葉,休德繼昭清。
    王度日熙平。
    氣調玉燭金穰應,八表頌聲騰。
    中原圖籍入宸廷。
    列圣慰真靈。
    袞龍登廟游仙闕,億萬載尊承。

    283 《永遇樂·柏頌才過》 宋·無名氏

    柏頌才過,梅妝方試,六秀蓂莢。
    恰是今朝,白花巖里,一佛生時節。
    前身再現,金城桃熟,千歲蓮花重發。
    更一念、善根常在,作個在家菩薩。

    284 《壺中天/念奴嬌》 宋·無名氏

    古來稀有,只聞道、是個人生七十。
    還遇小春梅蕊綻,對景裝排綺席。
    云帔拖霞,朱顏暈酒,瑞氣明南極。
    瑤池歡宴,玉杯爭勸瓊液。

    285 《桂枝香·恩袍草色》 宋·無名氏

    恩袍草色。
    望滿目青青,光動阡陌。
    拂拂鞭絲散漫,錦韉玉勒。
    君王賜與瓊林宴,玩丹桂、香浮仙籍。

    286 《八寶妝·是舍人才調》 宋·無名氏

    是舍人才調,猶采茅、紫芝峰。
    有列宿心胸,清辭太白,雅趣元龍。
    從他暫、無氈官冷,怡然懷抱自從容。
    楓陛薦章吻合,金閨仙籍名通。

    287 《繞池游》 宋·無名氏

    漸春工巧,玉漏花深寒淺。
    韶景變、融晴蕙風暖。
    都門十二,三五銀蟾光滿。
    瑞煙蔥茜,禁城閬苑。

    288 《赴刁景純招作將進酒呈同會》 宋·梅堯臣

    日光如熔金,涌上滄海流。
    一朝復一朝,鑄出萬古愁。
    大爐石破碎,世事安得休。
    明月只照夜,時時如屈鉤。

    289 《還吳長文舍人詩卷》 宋·梅堯臣

    松液化茯苓,又因為琥珀。
    遇物必得形,毛發曾不隔。
    君子亦豹變,其文蔚可覿。
    今者逢吳侯,滿腹貯經籍。

    290 《吊仲源》 宋·梅堯臣

    世家吳季子,皇籍漢諸孫。
    嘒管行車失,虛堂隱幾存。
    枝摧從玉樹,星殞自天垣。
    寧復下貧賤,停驂來里門。

    291 《詠王右丞所畫阮步兵醉圖》 宋·梅堯臣

    右丞筆通妙,阮籍思玄虛。
    獨畫來東平,倒冠醉乘驢。
    力頑不肯進,俛首耳前驅。
    一人牽且顧,一士旁挾扶。

    292 《依韻和仲源暮冬見寄》 宋·梅堯臣

    曾未學黃庭,衰顏已可驚。
    詩能如阮籍,評不愧鍾嶸。
    玉軫調初美,冰壺想更清。
    兔園風雪甚,還聽鴈來聲。

    293 《邃隱堂》 宋·梅堯臣

    大梁車馬地,塵土飛百尺。
    賢愚走其間,朝幕不見跡。
    北望天波門,垣垣宗室宅。
    宗室令不孫,愛書輕玉帛。

    294 《十二弟季所和邵子文病中感懷之作復次韻寄子》 宋·晁說之

    先生窮作書,寧比近術赦。
    天故使之貧,赤手唯是籍。
    或者窺殘篇,律呂起韶夏。
    微意有子傳,光燭不鄰借。

    295 《月波樓詠懷》 宋·王禹偁

    郡城無大小,雉堞皆有樓。
    其間著名者,不過十數州。
    吹簫事遼敻,仙跡難尋求。
    庾公在九江,締構何風流。

    296 《酬安秘丞見贈長歌》 宋·王禹偁

    我聞進士登科換凡骨,信知不是風塵物。
    貢籍由來數百年,直疑空卻神仙窟。
    其間最貴龍虎榜,乘時得路為卿相。
    一從巢寇犯闕來,梁氏禮闈還草創。

    297 《四和》 宋·劉克莊

    手援鍪弧先奮呼,盛氣直傳入國都。
    屈盤硬語押險韻,有似兵家使詐愚。
    專場自矜觜距黠,覆軍詎意肝腦涂。
    堂堂老將號令肅,中營外柵如聯珠。

    298 《送趙撫干趙班》 宋·劉克莊

    貴重元身外物輕,薦書慫恿入都城。
    金閨得路通初籍,玉座臨軒再唱名。
    巖邑古人難錦制,長官叔世少琴聲。
    今皇取法乾淳帝,峨豸多由此陟明。

    299 《采選示王圣美葛子明》 宋·王令

    酒盞厭連行,眾客喧已醉。
    忽得簿上籍,共出名外仕。
    孤昂忽雄軒,泯默亦馴致。
    追爭相後先,得失自愚智。

    300 《偶成古調十六韻上呈判府兼贈劉興州》 宋·陳與義

    稽首蘇耽仙,乘云去無跡。
    尚留橘井在,與世除狂疾。
    誰能不飲此,識味亦可錄。
    坐令鄭玄牛,亦抱荊山玉。

    * 關于玉籍的詩詞 描寫玉籍的詩詞 帶有玉籍的詩詞 包含玉籍的古詩詞(4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