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玉筆的詩詞(21首)

    1 《玉田八景·文筆夕照》 宋·李堪

    玉邑東南第一峰,铦錐穎脫亂山中。
    夕陽影里分明見,五色文章耀筆鋒。

    2 《走筆和張功父玉照堂十絕》 宋·楊萬里

    健青新走一梢長,外月東風引得狂。
    定自今番春色里,新枝別樣占年光。

    3 《走筆和張功父玉照堂十絕》 宋·楊萬里

    年年春信遣人疑,賺出詩人枉覓詩。
    著意探梅偏不發,月斜偶見一橫枝。

    4 《走筆和張功父玉照堂十絕》 宋·楊萬里

    騃女癡兒總愛梅,道人衲子亦爭栽。
    何如雪後瓊瑤跡,印記詩人獨自來。

    5 《走筆和張功父玉照堂十絕》 宋·楊萬里

    梅詩脫草巳流傅,要赴梅前更雪前。
    喚醒誠齋山里夢,落英如雪枕磚眠。

    6 《走筆和張功父玉照堂十絕》 宋·楊萬里

    紅紅紫紫盡紜紜,韻處終輸廋嶺君。
    未說王花水雪骨,新陰先綠半春云。

    7 《走筆和張功父玉照堂十絕》 宋·楊萬里

    常年十月未花開,雪片今年九月回。
    便有早梅隨早雪,一枝笑看萬花摧。

    8 《走筆和張功父玉照堂十絕》 宋·楊萬里

    今歲略無霜報寒,忽然一夜雪漫漫。
    雪花要作梅花地,十月早梅和雪看。

    9 《走筆和張功父玉照堂十絕》 宋·楊萬里

    老見千花眼便昏,憶梅長為賦招魂。
    只今身住西湖上,不羨淮南嶺上村。

    10 《走筆和張功父玉照堂十絕》 宋·楊萬里

    玉照堂中淪早茶,下臨溪水織紋紗。
    十詩小試春風手,催發溪梅兩岸花。

    11 《走筆和張功父玉照堂十絕》 宋·楊萬里

    老嬾狂吟不要工,愛君七字晉唐風。
    更煩傅語梅花道,火急齊開小至中。

    12 《鳴玉亭籌筆之南》 宋·文同

    層崖高百尺,亭即層崖下。
    飛泉若環佩,萬縷當檐瀉。
    坐可脫赤熱,聽宜徹清夜。
    亭前樹膚剝,為系行人馬。

    13 《劉韶美監丞以予發策玉堂小詩送筆墨云腹囊英》 宋·周必大

    風雨驚呼未霽虹,筆精墨妙策新功。
    要令快草三千牘,故借泠然九萬風。

    14 《昆山兄惠筆乃周壽玉簪樣試用其一已作禿翁猶》 宋·趙蕃

    遂初賦就筆余铓,贈我蒙探古錦囊。
    耐久固殊流俗敗,含情渾似故人長。

    15 《昆山兄惠筆乃周壽玉簪樣試用其一已作禿翁猶》 宋·趙蕃

    遂初賦就筆余珍,贈多多君意甚真。
    累句尚能資借助,拙書猶得長精神。

    16 《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 宋·張镃

    才晴便是看花時,記事君曾有四詩。
    及至花開風日好,不聞拄杖扣疎籬。

    17 《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 宋·張镃

    才晴便是看花時,天上陰晴豈預知。
    前日路乾居士閏,偶妨招客酒樽隨。

    18 《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 宋·張镃

    才晴便是看花時,不覺飄香已滿枝。
    小道山翁如具眼,綠陰初試更相宜。

    19 《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 宋·張镃

    才晴便是看花時,自看何如與客期。
    亦有數篇花下句,苦無風味怕人知。

    20 《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 宋·張镃

    才晴便是看花時,休問花名是阿誰。
    藉使無梅桃杏在,但能來賞莫嫌遲。

    * 關于玉筆的詩詞 描寫玉筆的詩詞 帶有玉筆的詩詞 包含玉筆的古詩詞(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