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玉枕的詩詞(1033首)

    621 《奪錦標·七夕》 元·張埜

    涼月橫舟,銀河浸練,萬里秋容如拭。
    冉冉鸞驂鶴馭,橋倚高寒,鵲飛空碧。
    問歡情幾許?早收拾、新愁重織。
    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

    婉約七夕節抒懷感慨

    622 《長亭送別》 元·王實甫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
    (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婦女禮教愛情

    623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624 《西都賦》 兩漢·班固

    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曰長安。
    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
    眾流之隈,汧涌其西。

    敘事議論

    625 《浣溪沙·落絮殘鶯半日天》 五代·歐陽炯

    落絮殘鶯半日天,玉柔花醉只思眠,惹窗映竹滿爐煙。
    獨掩畫屏愁不語,斜倚瑤枕髻鬟偏,此時心在阿誰邊?

    婦女

    626 《長門賦·并序》 兩漢·司馬相如

    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
    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
    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
    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

    寫景抒情女性感情騷體賦

    627 《三奠子離南陽後作》 元·元好問

    悵韶華流轉,無計留連。
    行樂地,一凄然。
    笙歌寒食後,桃李惡風前。
    連環玉,回文錦,兩纏綿。
    芳塵未遠,幽意誰傳。
    千古恨,再生緣。
    閑衾香易冷,孤枕夢難圓。
    西窗雨,南樓月,夜如年。

    婉約憶舊傷懷

    628 《浣溪沙》 宋·李清照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

    寒食節婉約

    629 《浣溪沙》 宋·李清照

    淡蕩春光寒食天。
    玉爐沈水裊殘煙。
    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海已過柳生綿。
    黃昏疏雨濕秋千。

    630 《浣溪沙》 清·納蘭性德

    十八年來墜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誰邊?
    紫玉釵斜燈影背,紅綿粉冷枕函邊。
    相看好處卻無言。

    631 《蝶戀花·梨葉初紅嬋韻歇》 宋·歐陽修

    梨葉初紅嬋韻歇。
    銀漢風高,玉管聲凄切。
    枕簟乍涼銅漏徹。
    誰教社燕輕離別。
    草際蟲吟秋露結。
    宿酒醒來,不記歸時節。
    多少衷腸猶未說。
    珠簾夜夜朦朧月。

    632 《御街行·紛紛墮葉飄香砌》 宋·范仲淹

    紛紛墮葉飄香砌。
    夜寂靜、寒聲碎。
    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秋天

    633 《菩薩蠻·畫堂昨夜西風過》 唐·馮延巳

    畫堂昨夜西風過,繡簾時拂朱門鎖。
    驚夢不成云,雙蛾枕上顰。

    金爐煙裊裊,燭暗紗窗曉。
    殘月尚彎環,玉箏各淚彈。

    634 《有人以斷腸草寄怨予偶見戲反之》 明·王微

    木名有連理,草名有宜男。
    花有枝并頭,禽有翼鶼鶼。
    西方鳥共命,東海魚比目。
    蓮花千萬億,鴛鴦三十六。

    635 《洞仙歌·蘋洲小棹》 清·朱彝尊

    蘋洲小棹,約兜娘相共。
    豈意錢塘片帆送。
    逢故人江上,一路看山,寧料我過了惡潑靈洞。
    東甌城下泊,孤嶼中流,明月秋潮夜來涌。

    636 《詠滇茶》 清·陳維崧

    胭脂繡纈,正千里江南,曉鶯時節。
    絳質酣春,紅香寵午,惟許茜裙親折。
    曉印枕痕零亂,淺暈酒潮明滅。
    春園里,較琪花玉茗,嬌姿更別。

    637 《雜曲》 南北朝·徐陵

    傾城得意已無儔。
    洞房連閣未消愁。
    宮中本造鴛鴦殿。
    為誰新起鳳凰樓。

    638 《浣溪沙 秋夜》 宋·張玉娘

    玉影無塵雁影來。
    繞庭荒砌亂蛩哀。
    涼窺珠箔夢初回。
    壓枕離愁飛不去,西風疑負菊花開。
    起看清秋月滿臺。

    639 《水調歌頭 中秋》 宋·米芾

    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
    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
    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中秋節

    640 《水龍吟 予始賦睡詞,諸公賡和三十余首·一》 元·白樸

    園舊游,因感其事,復用前韻。
    萬金不買青春,老來可惜歡娛地。
    有時記得,江樓深夜,解鞍留寐。
    蘭焰噴虹,寶香薰麝,玉醅*蟻。

    * 關于玉枕的詩詞 描寫玉枕的詩詞 帶有玉枕的詩詞 包含玉枕的古詩詞(10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