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玉廂的詩詞(77首)

    61 《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 宋·司馬光

    白袍昔紛紛,相與會東堂。
    帝梧碧蕭瑟,翔集皆鸞鳳。
    伊余素空疏,濫吹翰黑場。
    不為群雋遺,出處聊簪裳。

    62 《六州》 宋·無名氏

    承景運,天子奉明堂。
    玉燭應,金飚動,萬寶盈箱。
    嚴法駕、天路龍驤。
    采仗迎祥。

    63 《十月十八日》 宋·梅堯臣

    霜梧葉盡枝影疏,井上青絲轉轆轤。
    西廂舞娥艷如玉,東楯貴郎才且都。
    纏頭誰惜萬錢錦,映耳自有明月珠。
    一為轆轤情不已,一為梧桐心不枯。
    此心此情日相近,卷起飛泉注玉壺。

    64 《進讀三朝寶訓終篇賜宴賜賚謝恩詩》 宋·周必大

    藝祖提劍開八荒,太宗混一垂衣裳。
    真皇破慮神武揚,夷夏億寧法度彰。
    寶訓成書紀宏綱,有典有則萬葉昌。
    憶昔壬午神龍翔,季秋庚子辰集房。

    65 《去年冬轍以起居郎入侍邇英講不逾時遷中書舍》 宋·蘇轍

    邇英肅肅曉霜清,玉宇時聞槁葉零。
    風過都城吹廣內,萬人笑語落中庭。
    銅鉼灑遍不勝寒,雨點勻圓凍未干。
    回首曈昽朝日上,槐龍對舞覆衣冠。

    66 《湖州歌九十八首》 宋·汪元量

    第十瓊筵敞禁庭,兩廂丞相把壺瓶。
    君王自勸三宮酒,更送天香近玉屏。

    67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九》 宋·汪元量

    第十瓊筵敞禁庭,兩廂丞相把壺瓶。
    君王自勸三宮酒,更送天香近玉屏。

    68 《聞喜燕上贈狀元葉祖洽》 宋·王珪

    黼座親臨唱第初,宴嬉猶及苑花余。
    青廂特訪安危策,紫府應將姓字書。
    御酒連傾金鑒落,宮床曾賜玉蟾蜍。
    從來晁董多奇論,三日英豪亦未疏。

    69 《寄獻王中丞》 宋·強至

    近侍才俱杰,明公望獨尊。
    紀綱新獻府,德業舊王門。
    禮樂陪朱邸,文章落紫垣。
    訓辭含鼓動,氣概獨飛騫。

    70 《王獻之洛神賦帖贊》 宋·岳珂

    慶云絢彩,河漢縈之。
    列星垂天,日月明之。
    先民授能,維圣成之。
    英英后先,疇其勝之。

    71 《霍仁仲指教帖贊》 宋·岳珂

    金斗之魁祥,爛兮流光。
    玉墀之西廂,頎兮荷囊。
    寶墨之淋浪,蔚兮遺芳。
    百年之巾緗,宜兮毖藏。

    72 《賀東宮誕辰》 宋·王炎

    萬國乾符正,千齡鼎祚長。
    春禖膺眷顧,甲觀肇休祥。
    紫極聯前曜,青宮位少陽。
    五云凝喜色,重日爛榮光。

    73 《減字木蘭花 崔女郎像》 元·邵亨貞

    紅妝傾國。
    人在蒲東誰畫得。
    玉骨成塵。
    往事流傳恐未真。
    月明*戶。
    猶似隔墻花動處。
    夜冷西廂。
    一度魂歸一斷腸。

    74 《長思仙》 元·馬鈺

    紫芝湯。
    紫芝湯。
    一遍煎時一遍香。
    一杯萬事忘。
    神砂湯。
    神砂湯。
    服罷主賓分兩廂。
    攜云現玉皇。

    75 《送徐一之客贛上兼簡贛守薛象先》 宋·陳傅良

    清水一段出萬壑,越玉五重陳兩廂。
    美人去作諸侯客,幾年薖澗籌行藏。
    系舟夷猶暮春堂,細雨冥冥煙樹蒼。
    竹萌梅實盡此觴,別恨豈但山川長。
    章貢分流合江水,西風為我送雙鯉。
    休言相憶強加餐,報道吳帆何日起。

    76 《王才諒自行朝歸以進士題名示予愴然有感》 宋·晁公溯

    先朝賜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長安城。
    每聞三歲射策罷,諸生盛服趨天庭。
    禁門漏盡開九重,闕角仿佛晨光紅。
    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77 《皇帝初郊大禮慶成詩》 宋·蘇頌

    六帝貽謀圣繼明,兩宮崇祀上躬行。
    熙壇初展嚴禋報,觀盥三終孝享成。
    仰法祖宗尊本始,致隆高厚罄純精。
    告虔并薦圓方玉,在滌交充繭栗牲。

    * 關于玉廂的詩詞 描寫玉廂的詩詞 帶有玉廂的詩詞 包含玉廂的古詩詞(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