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玉匣的詩詞(249首)
61
《宮詞》 宋·王珪
盤龍新織翠云裘,檢點黃封玉匣收。
防備秋來供御著,金箱捧人曝衣樓。
62
《哀蘇明允》 宋·鄭獬
豐城寶劍忽飛去,玉匣靈蹤自此無。
天外已空丹鳳穴,世間還得二龍駒。
百年飄忽古無奈,萬事凋零今已殊。
惆悵西州文學老,一丘空掩蜀山隅。
63
《驟寒》 宋·鄭獬
四擁蒼云拂浪驚,北風飛下海濤聲。
水搖冰骨凍未得,雨作雪花開不成。
玉匣寶力鋒欲折,鐵衣戰騎力還生。
杏梢柳葉無聊賴,為祝鳴鳩探晚晴。
64
《新荷》 宋·張繼先
敗荷已盡小荷圓,照眼含香尚忍憐。
月帝來尋青玉匣,金童立認碧銅錢。
已凝重露資清氣,何幸輕風掃淡煙。
遠有華峰全美在,花開般捧爛紅鮮。
65
《送胡康老》 宋·王灼
胡公起三晉,才如山河雄。
弊裘走上都,氣壓洛與嵩。
豈無濟時策,入對明光宮。
戰塵一飄蕩,雙影隨疏蓬。
66
《王氏碧雞園六詠·鑒泉》 宋·王灼
分來何處泉,注此團欒池。
有如大圓鑒,玉匣初開時。
瑩然絕纖埃,萬象見亭氂。
主人湖海士,曳杖日娛嬉。
應照兩侍女,新妝弄妍姿。
亦復照主人,鬢發白絲絲。
67
《冷泉亭》 宋·陳允平
西竺峰飛小朵來,閑僧曾共倚崔嵬。
寒驚玉匣光初瀉,曉層冰壺凍未開。
云外有香丹桂落,洞中無月白猿哀。
當年洗耳人何在,擬勺清泠酹碧苔。
68
《和復州李太保酬筆》 唐·徐鉉
處處良工事筆鋒,宣毫自昔最稱雄。
因思南國巾箱學,愿入蘭臺掌握中。
委質幸歸彫玉匣,操詞曾侍兔園公。
一篇麗藻真閑暇,共仰才多道不窮。
73
《蘭亭會飲觀晉帖》 宋·黃庚
祗說清談晉業虛,蘭亭之樂后來無。
一時人物已陳跡,千古山林空畫圖。
鐘帶夕陽來遠寺,碑和春風臥平蕪。
昭陵玉匣猶難保,筆意從誰認鼠須。
74
《端石硯》 宋·宋無
千年巖璞斬新硎,一片琳腴截紫青。
云漢帶星來玉匣,墨池蒸雨出滄溟。
煙開霧斂天晶形,海靜江澄地典刑。
要與陶泓作佳傅,老磨松液實黃庭。
75
《玉樓春》 宋·秦觀
午窗睡起香銷鴨。
斜倚妝臺開鏡匣。
云鬟整罷卻回頭,屏上依稀描楚峽。
支頤癡想眉愁壓。
咬損纖纖銀指甲。
柔腸斷盡少人知,閑看花簾雙蝶狎。
76
《玉帶生歌并序》 清·朱彝尊
玉帶生,文信國所遺硯也。
予見之吳下,既摹其銘而裝池之,且為之歌曰:玉帶生,吾語汝:汝產自端州,汝來自橫浦。
幸免事降表,僉名謝道清,亦不識大都承旨趙孟俯。
能令信公喜,辟汝置幕府。
詠物寫花品格
77
《玉臺新詠序》 南北朝·徐陵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窺;千門萬戶,張衡之所曾賦。
周王璧臺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為枝,珠簾以玳瑁為匣。
其中有麗人焉。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
詠物寫鳥思鄉
79
《玉照泉》 宋·黃庭堅
仙人持玉照,留在灊西峰。
一往不返顧,塵痕廢磨礱。
想當光溢匣,云山疊萬重。
有井洌寒泉,照影互相容。
* 關于玉匣的詩詞 描寫玉匣的詩詞 帶有玉匣的詩詞 包含玉匣的古詩詞(24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