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玉勢的詩詞(617首)

    221 《觀潮》 宋·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
    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
    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初中文言文寫景散文

    222 《詠霍將軍北伐》 南北朝·虞羲

    擁旄為漢將,汗馬出長城。
    長城地勢險,萬里與云平。
    涼秋八九月,虜騎入幽并。
    飛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詠史懷古愛國壯志

    223 《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 宋·李清照

    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咸陽草。
    五坊供奉斗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樓前走胡馬,珠翠踏盡香塵埃。

    詠史借古諷今憂國

    224 《過晉陽故城書事》 金朝·元好問

    惠遠祠前晉溪水,翠葉銀花清見底。
    水上西山如掛屏,郁郁蒼蒼三十里。
    中原北門形勢雄,想見城闕云煙中。
    望川亭上閱今古,但有麥浪搖春風。

    詠史懷古

    225 《蘇秦以連橫說秦》 先秦·佚名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古文觀止故事寫人

    226 《齊宣王見顏斶/顏斶說齊王》 先秦·佚名

    齊宣王見顏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說。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

    古文觀止對話勸諫

    227 《貨殖列傳序》 兩漢·司馬遷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
    ”必用此為務,挽近世涂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 之味,身安逸樂而心夸矜勢能之榮。

    古文觀止序文議論

    228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古文觀止議論農業策略

    229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寓理

    230 《待漏院記》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張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勞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數也,是不獨有其德,亦皆務于勤耳,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

    古文觀止議論

    231 《黃州快哉亭記》 宋·蘇轍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 ,北合漢沔,其勢益張。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
    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古文觀止敘事寫景抒情議論散文

    232 《親政篇》 明·王鏊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
    ”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
    ”蓋上之情達于下,下之情達于上,上下一體,所以為“泰”。
    下之情壅閼而不得上聞,上下間隔,雖有國而無國矣,所以為“否”也。

    古文觀止奏議

    233 《峽江寺飛泉亭記》 清·袁枚

    余年來觀瀑屢矣,至峽江寺而意難決舍,則飛泉一亭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悅,其體不適,勢不能久留。
    天臺之瀑,離寺百步,雁宕瀑旁無寺。
    他若匡廬,若羅浮,若青田之石門,瀑未嘗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從容以觀,如傾蓋交,雖歡易別。

    地名寫景哲理

    234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235 《哀時命》 先秦·莊忌

    哀時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時!
    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與期。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屬詩。
    夜炯炯而不寐兮,懷隱憂而歷茲。

    楚辭

    236 《悼內十一首》 明·于謙

    垂老光陰兩鬢皤,細君棄我竟如何!
    夫妻一旦世緣盡,兒女百年恩愛多。
    小閣空懸臺上鏡,春衣誰試篋中羅。
    客邊聞訃腸先斷,淚落西風鼓缶歌。

    婉約寫景抒懷

    237 《東都賦》 兩漢·班固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
    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
    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
    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

    敘事議論

    238 《西都賦》 兩漢·班固

    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曰長安。
    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
    眾流之隈,汧涌其西。

    敘事議論

    239 《魯靈光殿賦》 兩漢·王延壽

    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
    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遂因魯僖基兆而營焉。
    遭漢中微,盜賊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
    意者豈非神明依憑支持,以保漢室者也。

    敘事建筑贊美

    240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 關于玉勢的詩詞 描寫玉勢的詩詞 帶有玉勢的詩詞 包含玉勢的古詩詞(6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