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玄金的詩詞(1121首)

    701 《天驕子歌(題《胡人驅馬圖》)》 明·史鑒

    天驕子,自矜剽勇無與比。
    龍沙茫茫千萬里,隨畜轉移無定止,草盡水枯行復徙。
    天驕子,繁有徒。
    朝姑衍,莫狐奴。

    702 《贈徐季子》 明·蘇伯衡

    百金不惜市梔鞭,兩耳不解聽朱弦。
    人情如此亦何以,我每見之獨慨然。
    夫君懷寶起浙右,掉鞅觀光來日邊。
    夙學人言破萬卷,新制我喜窺幾編。

    703 《方壺云山爛熳圖同胡士恭博士題》 明·蘇伯衡

    我家海岳之畫圖,乃是小米手所摹。
    舟崖翠壁走云氣,北連恒碣南衡廬。
    長風中來吹不斷,疑有鬼物陰卷舒。
    石林倏開復冥漠,雷雨欲至愁鼪鼯。

    704 《蔣陵兒》 明·孫蕡

    蔣陵健兒身手捷,青年好游仍好俠。
    錦衣繡帽彩絲囊,綠鬢蔥蘢映朱頰。
    春風二月蔣陵西,柳暗秦淮花滿堤。
    窈裊金鞍搖日出,輕盈紫陌踏花嘶。

    705 《石鼓詩》 明·唐之淳

    郡學舊辟雍,中有岐陽鼓。
    古今所聞十,左右各惟五。
    離離大星隕,兀兀壞云補。
    累累營灶減,落落陳沙聚。

    706 《秋夜和黃典簽》 明·涂穎

    遙夜天宇迥,開軒坐前楹。
    月華臨水動,涼風滿庭生。
    屢惜玄景至,悟茲塵慮清。
    疏星明玉闕,委露金莖。

    707 《歲暮供事奉天門述》 明·汪文盛

    千里宸游幸舊畿,金陵長見五云飛。
    隔年旌旆開玄武,永夜星辰動紫微。
    天苑塵隨司仆馭,御營花映后宮衣。
    荒村處處催夫役,悵望軍門消息稀。

    708 《郊游與諸公作》 明·王寵

    洛中曲水宴,西京玄灞游。
    由來盛簪黻,蘭藻麗皇州。
    紫掖鳴珂散,青郊結伴投。
    三三胼玉勒,兩兩方華旂。

    709 《紀變》 明·王寵

    皇帝紀元年,嘉靖秋七月。
    肓風白晝號,酣斗亙明發。
    勢從西北來,突過東南蹶。
    一鼓江河翻,再簸海岳拔。

    710 《牛首山》 明·王寵

    終南望咸陽,少室邇京洛。
    神宇壯維藩,佳氣郁環崿。
    茲山何崷崒,川嶺麗繡錯。
    攢蹙亙千巖,縈紆盤萬壑。

    711 《西苑》 明·王寵

    翠鳳翔文囿,黃龍戲禹舟。
    乘云暢皇覽,御氣警宸游。
    上圣豈蓄軫,玄功惟委裘。
    青霞冠玉嶠,碧海溢金溝。

    712 《上方峰》 明·王履

    金仙不可覓,徙倚娑羅陰。
    壁底野情重,峰端煙樹深。
    暗憑懸鎖處,遙寄上云心。
    待念飛黃子,忘形卻試尋。

    713 《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 明·王祎

    黃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儀矩,藹藹贍文辭。
    峨冠映長鬛,大布以為衣。
    去歲應辟舉,來自盱江湄。

    714 《唐仙方伎圖》 明·王佐

    開元天子承平日,錦繡山河壯京室。
    金殿璇題表集賢,玉屏粉繪圖無逸。
    夔龍接武居阿衡,萬方旭日當文明。
    衡山老仙何所有,亦復通籍承恩榮。

    715 《后湖行(黃冊貯湖洲中民部領之)》 明·文翔鳳

    日中有瓊池,月下有蕊淵。
    其精墮為朱雀玄武之二水,鐘陵疑即須彌巔。
    遂就前湖作殿闕,五風攝處駐行天,滄溟操筑又桑田。
    自是水輪扶地軸,不比羲仲御虞泉。

    716 《丁孝子詩》 明·烏斯道

    丁鶴年,精誠之心上達九天。
    丁鶴年,精誠之心下達九泉。
    先翁曾長武昌縣,死葬山中厄兵變。
    山中父老懷甘棠,修筑堂封自相勸。

    717 《續催日鼓謠》 明·吳斌

    胡為乎六龍?斜飛于若木之金天,復沈淪于西溟澒洞之重
    淵。
    日車摧頹勢將墮,但聞驚天伐鼓,砰轟喧闐。
    恨無魯陽所揮之神戈,又無羲和所執之神鞭。

    718 《臥疾叢桂園》 明·吳子孝

    乍遘冥景臨,已驚玄發素。
    豈伊蒲柳姿,猶忝金門步。
    紫殿慚華纓,凄風灑官樹。
    遂嬰采薪憂,具臣曠天務。

    719 《讀宋太史潛溪集》 明·夏煜

    混沌初刓太素斫,挺生神人斷鰲膊。
    剖戟割坤奠海岳,厥俗鴻荒人未覺。
    帝命圖書出河洛,奇耦生畫參伍錯。
    煥乎斯文此其璞,二三啟運乘飛躍。

    720 《雪月溪山歌送天然道首座歸蜀》 明·香嚴和尚

    蜀路連云知幾許,策勤斯道耐寒暑。
    撥開云霧睹青天,仍與孤云為伴侶。
    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隨身能作主。
    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錯舉。

    * 關于玄金的詩詞 描寫玄金的詩詞 帶有玄金的詩詞 包含玄金的古詩詞(11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