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玄發的詩詞(662首)

    121 《和劉彥沖日發》 宋·胡寅

    避炎掃凈室,臥看浮爐煙。
    讀君五字詩,鶴發驚臞仙。
    緬懷少壯日,意氯橫無邊。
    春風郁雙鬢,綠草爭芳妍。

    122 《贈通玄觀道士竹鄉》 宋·黃庚

    通玄道士苦修行,坐見桑田幾變更。
    云屋苔封燒藥灶,風林花落煮茶鐺。
    休糧剩有青松啖,卻老應無白發生。
    月滿竹鄉乘鶴去,欲邀子晉學吹笙。

    123 《頌十玄談》 宋·釋印肅

    達達,遍滿河沙微塵剎。
    本來無語似陽春,雨過花枝連夜發。

    124 《頌十玄談·還源》 宋·釋印肅

    明月堂前枯梅華,太陽門下雪交加。
    寶樓閣裹多怪敗,達哩摩尼吽{左口右發}吒。

    125 《頌十玄談·一色》 宋·釋印肅

    行人到此盡蹉跎,一指頭端不奈何。
    毫發有差千萬里,溈山撫掌笑呵呵。

    126 《玄沙和尚》 宋·釋重顯

    本是釣魚船上客,偶除須發著袈裟。
    祖佛位中留不得,夜來依舊宿薦花。

    127 《七月》 先秦·佚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詩經長詩敘事婦女奴隸

    128 《封泰山樂章·太和》 唐·佚名

    孝敬中發,和容外彰。
    騰華照宇,如升太陽。
    貞璧就奠,玄靈垂光。
    禮樂具舉,濟濟洋洋。

    129 《相和歌辭·苦哉遠征人》 唐·鮑溶

    征人歌古曲,攜手上河梁。
    李陵死別處,杳杳玄冥鄉。
    憶昔從此路,連年征鬼方。
    久行迷漢歷,三洗氈衣裳。

    130 《雜歌謠辭·步虛詞》 唐·韋渠牟

    玉簡真人降,金書道箓通。
    煙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風。
    四極威儀異,三天使命同。
    那將人世戀,不去上清宮。

    春江景色

    131 《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都字》 唐·陸敬

    聊排靈瑣闥,徐步入清都。
    青溪冥寂士,思玄徇道樞。
    十芒生藥笥,七焰發丹爐。
    縹帙桐君錄,朱書王母符。

    132 《奉和元日應制》 唐·許敬宗

    天正開初節,日觀上重輪。
    百靈滋景祚,萬玉慶惟新。
    待旦敷玄造,韜旒御紫宸。
    武帳臨光宅,文衛象鉤陳。

    133 《奉和圣制登三臺言志應制》 唐·許敬宗

    中天表云榭,載極聳昆樓。
    圣作規玄造,軒阿復聿修。
    高門符令節,形勝總神州。
    企翼摶禽萃,飛甍燕雀游。

    134 《奉和九月九日應制》 唐·賀敱

    商飆凝素籥,玄覽賁黃圖。
    曉霜驚斷雁,晨吹結棲烏。
    寒花低岸菊,涼葉下庭梧。
    澤宮申舊典,相圃葉前模。

    135 《故滎陽君蘇氏挽歌詞三首》 唐·張九齡

    門緒公侯列,嬪風詩禮行。
    松蘿方有寄,桃李忽無成。
    劍去雙龍別,雛哀九鳳鳴。
    何言嶧山樹,還似半心生。

    136 《奉和上元酺宴應詔》 唐·楊炯

    甲乙遇災年,周隋送上弦。
    妖星六丈出,沴氣七重懸。
    赤縣空無主,蒼生欲問天。
    龜龍開寶命,云火昭靈慶。

    137 《奉和上元酺宴應詔》 唐·楊炯

    甲乙遇災年,周隋送上弦。
    妖星六丈出,沴氣七重懸。
    赤縣空無主,蒼生欲問天。
    龜龍開寶命,云火昭靈慶。

    138 《謁禹廟》 唐·宋之問

    夏王乘四載,茲地發金符。
    峻命終不易,報功疇敢渝。
    先驅總昌會,后至伏靈誅。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139 《奉和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 唐·崔湜

    名山何壯哉,玄覽一徘徊。
    御路穿林轉,旌門倚石開。
    煙霞肘后發,河塞掌中來。
    不學蓬壺遠,經年猶未回。

    140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 唐·杜審言

    六位乾坤動,三微歷數遷。
    謳歌移火德,圖讖在金天。
    子月開階統,房星受命年。
    禎符龍馬出,寶箓鳳凰傳。

    宮廷生活茶葉

    * 關于玄發的詩詞 描寫玄發的詩詞 帶有玄發的詩詞 包含玄發的古詩詞(6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