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獨居者的詩詞(367首)

    81 《送交代吳共叔師禮》 宋·趙蕃

    往君在太學,有類如何蕃。
    仁義積諸身,諸生知所尊。
    今君為主簿,又類習鑿齒。
    不仁荊州士,四海名未已。

    82 《甲申歲解官歸故居有以書相問者》 宋·周弼

    近憑筇竹杖,歲歲作生涯。
    獨採傍溪藥,自看臨水花。
    愛云因此望,對日任西斜。
    惟有雙蝴蝶,相隨直到家。

    83 《戴式之垂訪村居》 宋·周弼

    故人手持一緘書,扁舟清晨造我廬。
    為問舟從何方來,欲應未卜先知應先長吁。
    長安平旦朱門開,曳裾靸履喧春雷。
    獨有詩人貨難售,朔雪寒風常滿袖。

    84 《山中》 宋·胡仲弓

    世情紛醉夢,抱獨入山林。
    有竹堪翳俗,無弦誰賞音。
    松蘿青嶂合,雞犬白云深。
    未必幽居者,能賡梁甫吟。

    85 《悼承龍坡居士》 宋·劉黻

    世教嗟蕪棘,獨立狷者儔。
    寄隱萬卷林,不知霜滿頭。
    抗論異端自,觀志天爵修。
    一室即著庭,圣賢時與酬。
    編摩發云漢,千古蕓香留。
    毋云食報邈,諸郎稼方收。

    86 《遷居懷沈都事》 明·張羽

    歲晏共依仁,孤舟泊煙麓。
    以君吏隱地,息我靜者躅。
    家貧乞假多,情狎兒童熟。
    留滯連冬春,繞庭芳草綠。
    開樽對疏雨,懸燈照深竹。
    誰知今夜別,獨掩高樓宿。

    87 《送莫翥入郭知還溪居(二首)》 明·張羽

    舉世皆如醉,何人獨愛才?余雖識君者,相對亦徒哉。
    落日收書卷,涼風送酒杯。
    紛紛俗中悶,空谷遲重來。
    ¤

    88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陸襄》 宋·林同

    憂居五十載,陸子最堪悲。
    惲獨非人子,而云有既時。

    89 《寄錄事王君玉》 宋·陸文圭

    風沙瞇行人,日腳黃無光。
    愁鴟蹲古木,凍雁拾馀糧。
    荒城難犬寂,古堠荊蒿長。
    瘦馬兀冰涂,龍塞天一方。

    90 《山居冬日》 宋·釋文珦

    懶隨冬日柳,獨許歲寒松。
    無復芳菲意,深棲云外峰。
    病身寒易縮,老衲澀難疑。
    卻喜同懷者,時來問隱蹤。

    91 《獨善堂》 宋·喻良能

    賞心并四者,文史足三馀。
    不作簪紳念,唯使水竹居。
    佳名元籍籍,真樂每如如。
    月旦遺評在,今經幾建除。

    92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93 《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樂府寫人憤懣

    94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95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96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97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98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99 《促織》 清·蒲松齡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
    令以責之里正。
    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

    高中文言文敘事小說抒懷憤懣

    100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 關于獨居者的詩詞 描寫獨居者的詩詞 帶有獨居者的詩詞 包含獨居者的古詩詞(3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