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獨爾的詩詞(1068首)

    561 《寄劉孝叔》 宋·蘇軾

    君王有意誅驕虜,椎破銅山鑄銅虎。
    聯翩三十七將軍,走馬西來各開府。
    南山伐木作車軸,東海取鼉漫戰鼓。
    汗流奔走誰敢后,恐乏軍興污質斧。

    562 《次韻子由送蔣夔赴代州學官》 宋·蘇軾

    功利爭先變法初,典型獨守老成余。
    窮人未信詩能爾,倚市懸知繡不如。
    代北諸生漸狂簡,床頭雜說為爬梳。
    歸來問雁吾何敢,疾世王符解著書。

    563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芙蓉仙人(石曼卿也)舊游》 宋·蘇軾

    無數。
    花間石室可容車,流蘇寶蓋窺靈宇。
    何年霹靂起神物,玉棺飛出王喬墓。
    當時醉臥動千日,至今石縫余糟醑。

    564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565 《贈杜介(并敘)》 宋·蘇軾

    元豐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杜幾先自浙東還,與余相遇于金山,話天臺之異,以詩贈之。
    我夢游天臺,橫空石橋小。
    松風吹aa30露,翠濕香裊裊。
    應真飛錫過,絕澗度云鳥。

    566 《武昌西山(并敘)》 宋·蘇軾

    嘉祐中,翰林學士承旨鄧公圣求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軾謫居黃岡,與武昌相望,亦常往來溪山間。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試館職,與圣求會宿玉堂,偶話舊事。
    圣求嘗作《元次山洼樽銘》刻之巖石,因為此詩,請圣求同賦,當以遺邑人,使刻之銘側。

    567 《感舊詩(并引)》 宋·蘇軾

    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風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離合之意。
    自爾宦游四方,不相見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風雨作,木落草衰,輒凄然有此感,蓋三十年矣。

    568 《聚星堂雪(并敘)》 宋·蘇軾

    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禱雨張龍公,得小雪,與客會飲聚星堂。
    忽憶歐陽文忠作守時,雪中約客賦詩,禁體物語,于艱難中特出奇麗,爾來四十余年莫有繼者。
    仆以老門生繼公后,雖不足追配先生,而賓客之美殆不減當時,公之二子又適在郡,故輒舉前令,各賦一篇,以為汝南故事云。
    窗前暗響鳴枯葉,龍公試手行初雪。

    569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宋·王安石

    我讀萬卷書,識盡天下理。
    智者渠自知,愚者誰信爾。
    奇哉閑道人,跳出三句里。
    獨悟自根本,不從他處起。

    570 《寄朱氏妹》 宋·王安石

    昔來高郵居,我始得朱子。
    從容談笑間,已足見奇偉。
    行尋城陰田,坐釣渠下沚。
    歸來同食眠,左右皆圖史。

    571 《烝然來思》 宋·王安石

    念我獨兮,亦莫我顧。
    烝然來思,程伯休父。
    我有旨酒,爾殽伊脯。
    酌言酬之,式歌且舞。

    572 《別孫莘老》 宋·王安石

    逢原未熟我,已與子相知。
    自吾得逢原,知子更不疑。
    把手湖上舟,望子欲歸時,茫然乃分散,獨背東南馳。
    寥寥西城居,邂逅與子期。

    573 《和圣俞農具詩十五其八牛衣》 宋·王安石

    百獸冬自暖,獨牛非氄毛。
    無衣與卒歲,坐恐得空牢。
    主人覆護恩,豈啻一綈袍。
    問爾何以報,離離滿東皋。

    574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007》 宋·王安石

    我讀萬卷書,識盡天下理。
    智者渠自知,愚者誰信爾。
    奇哉閑道人,跳出三句里。
    獨悟自根本,不從他處起。

    575 《省兵》 宋·王安石

    有客語省兵,兵省非所先。
    方今將不擇,獨以兵乘邊。
    前攻已破散,後距方完堅。
    以眾亢彼寡,雖危猶幸全。

    576 《寄贈胡先生》 宋·王安石

    先生天下豪杰魁,胸臆廣博天所開。
    文章事業望孔孟,不復睥睨蔡與崔。
    十年留滯東南州,飽足藜藿安蒿萊。
    獨鳴道德驚此民,民之聞者源源來。

    577 《車螯二首》 宋·王安石

    車螯肉之羽,恃殼保厥身。
    自非身有求,不敢微啟唇。
    尚恐擉者得,泥沙常埋墂。
    往往湯火間,身盡殼空存。

    578 《酬王檐叔奉使江南訪茶法利害見寄》 宋·王安石

    余聞古之人,措法貽厥後。
    命官惟賢材,職事又留狃。
    止能權輕重,王府則多有。
    豈嘗搉其子,而為民父母。

    579 《收鹽》 宋·王安石

    州家飛符來比櫛,海中收鹽今復密。
    窮囚破屋正嗟郗,吏兵操舟去復出。
    海中諸島古不毛,島夷為生今獨勞。
    不煎海水餓死耳,誰肯坐守無亡逃。
    爾來賊盜往往有,劫殺賈客沈其艘。
    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與爭秋毫。

    580 《酬王伯虎》 宋·王安石

    吾聞人之初,好惡尚無朕。
    帝與鑿耳目,賢愚遂殊品。
    爾來百千年,轉化薄愈甚。
    父翁相販賣,浮詐誰能審。

    * 關于獨爾的詩詞 描寫獨爾的詩詞 帶有獨爾的詩詞 包含獨爾的古詩詞(10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