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獨國的詩詞(1590首)

    961 《再過超然臺贈太守霍翔》 宋·蘇軾

    昔飲雩泉別常山,天寒歲在龍蛇間。
    山中兒童拍手笑,問我西去何當還。
    十年不赴竹馬約,扁舟獨與漁蓑閑。
    重來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

    962 《牛口見月》 宋·蘇軾

    掩窗寂已睡,月腳垂孤光。
    披衣起周覽,飛露灑我裳。
    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
    幽懷耿不寐,四顧獨彷徨。

    963 《浰陽早發》 宋·蘇軾

    富貴本先定,世人自榮枯。
    囂囂好名心,嗟我豈獨無。
    不能便退縮,但使進少徐。
    我行念西國,已分田園蕪。

    964 《浰陽早發》 宋·蘇軾

    富貴本無定,世人自榮枯。
    囂囂好名心,嗟我豈獨無。
    不能便退縮,但使進少徐。
    我行念西國,已分田園蕪。

    965 《客俎經旬無肉又子由勸不讀書蕭然清坐乃無一》 宋·蘇軾

    病怯腥咸不買魚,爾來心腹一時虛。
    使君不復憐烏攫,屬國方將掘鼠余。
    老去獨收人所棄,悠哉時到物之初。
    従今免被孫郎笑,絳帕蒙頭讀道書。

    966 《次韻水官詩》 宋·蘇軾

    高人豈學畫,用筆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閻子本縫掖,疇昔慕云淵。
    丹青偶為戲,染指初嘗黿。

    967 《和陶始經曲阿》 宋·蘇軾

    虞人非其招,欲往畏簡書。
    穆生責醴酒,先見我不如。
    江左古弱國,強臣擅天衢。
    淵明墮詩酒,遂與功名疏。

    968 《張飛傳》?》 宋·蘇軾

    先主反劉璋,兵意頗不義。
    孔明古豪杰,何乃為此事。
    劉璋固庸主,誰為死不二。
    嚴子獨何賢,談笑傲碪幾。
    國亡君已執,嗟子死誰為。
    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淚。
    吁嗟斷頭將,千古為病悸。

    969 《中隱堂詩(SS〗并敘)》 宋·蘇軾

    岐山宰王君紳,其祖故蜀人也,避亂來長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園有名長安城中,號中隱堂者是也。
    予之長安,王君以書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詩甚勤,因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難,游秦遂不歸。

    970 《法惠寺橫翠閣》 宋·蘇軾

    朝見吳山橫,暮見吳山縱。
    吳山故多態,轉側為君容。
    幽人起朱閣,空洞更無物。
    惟有千步岡,東西作簾額。

    971 《玉盤盂二首(并敘)》 宋·蘇軾

    東武舊俗,每歲四月大會于南禪、資福兩寺,以芍藥供佛。
    而今歲最盛,凡七千余朵,皆重跗累萼,繁麗豐碩。
    中有白花正圓如覆盂,其下十余葉稍大,承之如盤,姿格絕異,獨出于七千朵之上,云得之于城北蘇氏園中,周宰相莒公之別業也,而其名俚甚,乃為易之。
    雜花狼藉占春余,芍藥開時掃地無。

    972 《百步洪二首(并敘)》 宋·蘇軾

    王定國訪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歸。
    余時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佇立于黃樓上,相視而笑,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余年矣。
    定國既去逾月,復與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游,以為陳跡,喟然而嘆。
    故作二詩,一以遺參寥,一以寄定國,且示顏長道、舒堯文邀同賦云。

    973 《王中父哀詞(并敘)》 宋·蘇軾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軾忝冒時,尚有富彥國、張安道、錢子飛、吳長文、夏公酉、陳令舉、錢醇老、王中父并軾與家弟轍,九人存焉。
    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詩吊之,則子飛、長文、令舉歿矣。
    又八年,軾自黃州量移汝海,與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則十五人者獨三人存耳,蓋安道及軾與家弟而已,嗚呼悲夫。
    乃復次前韻,以遺沇之,時沇之亦以罪謫,家于錢塘云。

    974 《感舊詩(并引)》 宋·蘇軾

    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風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離合之意。
    自爾宦游四方,不相見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風雨作,木落草衰,輒凄然有此感,蓋三十年矣。

    975 《歐陽叔弼見訪誦陶淵明事嘆其絕識叔弼既去感》 宋·蘇軾

    淵明求縣令,本緣食不足。
    束帶向督郵,小屈未為辱。
    翻然賦歸去,豈不念窮獨。
    重以五斗米,折腰營口腹。

    976 《嵇紹似康(并引)?一作戲作賈梁道詩?》 宋·蘇軾

    .王凌謂賈充曰:“汝非賈梁道之子耶?乃欲以國與人。
    ”由此觀之,梁道之忠于魏也久矣。
    司馬景王既執凌而歸,過梁道廟,凌大呼曰:“我亦大魏之忠臣也。
    ”及司馬景王病,見凌與梁道守而殺之。

    977 《中隱堂詩》 宋·蘇軾

    翠石如鸚鵡,何年別海堧。
    貢隨南使遠,載壓渭舟偏。
    已伴喬松老,那知故國遷。
    金人解辭漢,汝獨不潸然?

    978 《洗兵馬》 唐·杜甫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日報清晝同。
    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喂肉葡萄宮。

    979 《秋娘詩并序》 唐·杜牧

    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為李锜妾。
    后锜叛滅,籍之入宮,有寵于景陵。

    980 《郡齋秋夜即事寄斛斯處士許秀才》 唐·杜牧

    有客誰人肯夜過?獨憐風景奈愁何。
    邊鴻怨處迷霜久,庭樹空來見月多。
    故國杳無千里信,彩弦時伴一聲歌。
    馳心只待城烏曉,幾對虛檐望白河。

    * 關于獨國的詩詞 描寫獨國的詩詞 帶有獨國的詩詞 包含獨國的古詩詞(15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