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獨化的詩詞(943首)

    661 《續夢》 宋·洪咨夔

    造化有真機,寒暑不停軸。
    秋風促絡緯,春雨鳴播谷。
    一氣臂屈伸,萬事手翻覆。
    得牛或貽災,失馬詎非福。

    662 《送興元聶帥》 宋·洪咨夔

    泛觀天地間,一氣如爨鼎。
    半鼎沸正急,半豈獨爾靜。
    從旁更益薪,既往漫不省。
    疇當起沃之,轆轤轉修綆。

    663 《云游歌》 宋·白玉蟾

    云游難,云游難,萬里水煙四海寬。
    說著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頭酸。

    664 《頤庵喜神贊》 宋·白玉蟾

    江月射雙眼,巖云飛兩眉。
    自是上饒一團和氣,點化自家方寸真機。
    能落筆作泣鬼神之詩,能坐石下爛柯之棋。
    千人萬人,瞻禮不已。
    笑騎白鹿,獨步天墀。

    665 《群玉殿賜宴》 宋·蔡襄

    治道承炎歷,皇基亙萬年。
    深仁涵海岳,至德著坤乾。
    文物歸元首,臣鄰必巨賢。
    蓼蕭思及下,奕葉力追先。

    666 《御筆賜字詩》 宋·蔡襄

    皇華使者臨清晨,手開寶軸香煤新。
    沿名與字發深旨,宸毫灑落奎鉤文。
    精神高遠照日月,勢力雄健生風云。
    混然氣質不可寫,乃知學到非天真。

    667 《謁岱祠即事》 宋·晁補之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云。
    云端色凝黛,諦視初可分。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頃刻有變化,慘澹殊明昏。

    668 《酬李唐臣贈山水短軸》 宋·晁補之

    大山宮,小山霍,欲識山高觀石腳。
    大波為瀾,小波為淪,欲知水深觀水津。
    營丘于此意獨親,杜侯所與復有人。
    不見李侯今五載,苦向營丘有余態。

    669 《開梅山》 宋·晁補之

    開梅山,梅山開自熙寧之五年。
    其初連峰上參天,巒崖盤崄閡群蠻。
    南北之帝鑿混元,此山不圯藏云煙。
    躋攀鳥道出薈蔚,下視蛇脊相夤緣。

    670 《即事一首次韻祝朝奉十一丈》 宋·晁補之

    平生交游情,獨處不可乍。
    那為一馬飲,濁水噴百馬。
    弦歌高樓上,但恨知者寡。
    丈人遺世心,口語儻能借。

    671 《答陳屨常秀才謔贈》 宋·晁補之

    驅車觸熱中煩滿,苦無蔗漿凍金碗。
    陳君詩卷可洗心,持作終朝晤言伴。
    男兒三十四方身,布衣不化京洛塵。
    白駒皎皎在空谷,黃鳥睍睆鳴青春。

    672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二十》 宋·晁補之

    黃子似淵明,城市亦復真。
    陳君有道舉,化行閭井淳。
    張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
    高才更難及,淮海一髯秦。

    673 《壓沙觀梨》 宋·晁補之

    鄴城旁缺通清溝,城南之水城中流。
    白沙漲陸最宜果,萬梨壓樹當高秋。
    去年花開往獨晚,不見瓊苞腸欲斷。
    隆冬騎馬傍高原,卻恨枯枝寒日短。

    674 《清明過下渚湖》 宋·毛滂

    濕云堆雨未全輕,啅鵲翻枝已喚晴。
    含雨落化空淚眼,襲衣香草欲知名。
    細泉入竹通幽意,孤策侵苔記獨行。
    不醉河陽芳樹底,亂山攜酒過清明。

    675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幽憂如蟄蟲,雷雨驚奮豫。
    無根不萌動,有翼皆騫翥。
    嗟我獨枯槁,無來孰為去。
    念兄當北遷,海闊煎百慮。

    676 《次韻子瞻游孤山訪惠勤惠思》 宋·蘇轍

    鳥依山,魚依湖,但有所有無所無。
    輕舟沿溯窮遠近,肩輿上下更傳呼。
    翩然獨往不攜孥,兼擅魚鳥兩所娛。
    困依巖石坐巉絕,行牽翠蔓隨纏紆。

    677 《次韻子瞻游孤山訪惠懃惠思》 宋·蘇轍

    鳥依山,魚依湖,但有所有無所無。
    輕舟沿泝窮遠近,肩輿上下更傳呼。
    翩然獨往不攜孥,兼擅魚鳥兩所娛。
    困依巖石坐巉絕,行牽翠蔓隨纏紆。

    678 《次韻王適雪晴復雪二首》 宋·蘇轍

    驕陽得一雪,逾尺應更好。
    晨興視窗隙,驚見晴霞杲。
    九衢無停跡,狼籍須一掃。
    空余浩然氣,凜凜接清昊。

    679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宋·蘇轍

    人生本無有,眾幻妄聚耳。
    手足非吾親,何況妻與子。
    偶來似可樂,強作室家喜。
    忽去未免悲,欣成要矜毀。

    680 《望夫臺》 宋·蘇轍

    江上孤峰石為骨,望夫不來空獨立。
    去時江水拍山流,去后江移水成磧。
    江移岸改安可知,獨與高山化為石。
    山高身在心不移,慰爾行人遠行役。

    * 關于獨化的詩詞 描寫獨化的詩詞 帶有獨化的詩詞 包含獨化的古詩詞(9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