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獨儒的詩詞(463首)
221
《自解》 宋·陸游
四十頭顱已可知,殘年至此復何為?著書不直一杯水,看鏡空添千縷絲。
達宦獨驕儒作戲,後生速化吏為師。
有冠當掛無余說,但恨衰翁見事遲。
222
《衰甚書感》 宋·陸游
發殘不勝冠,齒墮欲廢嚼;譬如亭皋木,秋至葉自落。
豈惟形骸變,意氣已非昨。
床隅倚拄杖,壁上掛雙屩,經旬不出戶,薄飯羹藜藿。
居然遠霜露,因得養腰腳。
223
《則堂》 宋·文天祥
北入京城,賈馀慶迎逢賣國。
既令學士降詔,俾天下州郡歸附之。
又各州付一省劄,惟樞密則堂、家先生鉉翁于省劄上不肯押號。
吳丞相堅號老儒,不能自持,一切惟賈馀慶之命,其愧則堂甚矣。
224
《獻外臺王侍御》 宋·宋祁
濫陪坐諾已三年,始望霜威紺弩前。
舊業久辭南郡帳,深恩獨戴故人天。
頭欹解散慚星弁,腹飽侏儒費月錢。
欲托牙琴愬真賞,流塵無奈晦幺弦。
225
《神宗皇帝挽詞三首》 宋·張耒
獨化陶鈞運圣謨,八方寥廓入雄圖。
將軍已勒邊山頌,博士初修玉檢書。
西望忽驚新石闕,東來不是舊金輿。
編年誰秉丹青筆,流落周南一腐儒。
226
《讀戚公恕進卷》 宋·張耒
世方尚纖柔,子獨不可揉。
人皆喜呶呶,子語不出口。
巉然即之高,俗子競嘲詬。
我嘗要之難,快使暴其有。
227
《送呂安禮》 宋·張耒
呂子有奇氣,少年事詩書。
不肯衣逢掖,而隨市井儒。
白纻霜雪袍,朱纓貫金殳。
大醉必走馬,長呼挽雕弧。
228
《讀守道詩》 宋·張耒
仁宗之初公有聲,一世懦者聞之驚。
日行古義不顧俗,師事孫子傳其經。
掃堂捧杖供賤役,侍師之坐隨師行。
質疑問道無敢變,當世始知師與生。
229
《送畢公叔奉詔赴陜西》 宋·張耒
畢子談鋒不可摧,捷若急電飛霆雷。
老儒宿學不敢較,左右戈戟縱橫排。
文如翻河注浩渺,學有要會窮根荄。
眼看青云不著腳,決去得邑窮山隈。
230
《次韻感春五首》 宋·黃庭堅
張癸脫朝衣,兒褐多純綠。
聞道無米舂,煮術學辟谷。
官吏但索錢,詔書哀惸獨。
東方九尺長,不得侏儒祿。
屋中聲鵝雁,日暮攪心曲。
窮巷無桃李,縕袍非春服。
我吟白駒詩,知君在空谷。
232
《眾人觀俳優》 宋·黃庭堅
眾人觀俳優,誠有可笑時。
侏儒笑人後,所笑動未知。
非桀是堯舜,諸生同一詞。
不能解其會,何笑侏儒為。
233
《和舍弟中秋月》 宋·黃庭堅
高秋搖落四十五,清都早霜凋桂叢。
纖塵不隔四維凈,寒光獨照萬象中。
少年氣與節物競,詩豪酒圣難爭鋒。
桓伊老驥思千里,尚能三弄當清風。
235
《挽吳孟思》 元·王冕
云壽處士老儒林,書法精明古學深。
百粵三吳稱獨步,八分一字直千金。
桃花關外看紅雨,楊柳堂前坐綠陰。
今日窅然忘此景,斷碑殘碣盡傷心。
236
《挽吳孟思》 元·王冕
云濤處士老儒林,書法精明古學深。
百粵三吳稱獨步,八分一字直千金。
桃花關外看紅雨,楊柳堂前坐綠陰。
今日窅然忘此景,斷碑殘碣盡傷心。
237
《奉和始平公憶東平》 宋·司馬光
千巖秀色擁晴川,萬頃陂不上下天。
委地針監隨處市,蔽空桑柘不容田。
訟庭虛靜官曹樂,儒服寬長邑里賢。
不為從知方負羽,獨乘漁艇老風煙。
238
《送伊闕王大夫歌》 宋·司馬光
于嗟古之道邈即遠兮,日陵夷而就衰。
群儒角逐異端競進兮,圣涂榛枳幽昧而難知。
君獨恥從眾人之后兮,軒然高舉遠取而窮追。
撥去虹蜺汛掃氛濁兮,廓然乃得睹夫朝曦。
240
《聽平戎操》 宋·歐陽修
西戎負固稽天誅,勇夫戰死智士謨。
上人知白何為者,年少力壯逃浮屠。
自言平戎有古操,抱琴欲進為我娛。
我材不足置廊廟,力弱又不堪戈殳。
* 關于獨儒的詩詞 描寫獨儒的詩詞 帶有獨儒的詩詞 包含獨儒的古詩詞(4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