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猶道的詩詞(3491首)

    181 《過道州謁周濂溪故居》 宋·柴隨亨

    迢迢豸嶺過縈紆,知是元公此結廬。
    老屋至今圖太極,古碑猶在勒通書。
    落花啼鳥春無恙,窗草池蓮景自如。
    閒立釣游磯上石,光風霽月滿庭除。

    182 《過寒山寺寄道上人》 未知·陳宗

    歸舟欲住更匆匆,晚色蒼蒼迫下舂。
    兩岸杏花寒食雨,數株楊柳酒旗風。
    江邊尚說寒山寺,城外猶聽半夜鐘。
    溪水自流人自老,漁歌長伴月明中。

    183 《道巖》 宋·方輗

    太極巖圖出道州,茲巖名道寶相猶。
    元公圖說茲巖具,好向巖中仔細求。

    184 《題道巖二十韻》 宋·黃誥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來遺我仙巖圖。
    一堆盤石東西向,鑿破混沌中心虛。
    欲知地面深且廣,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爐。

    185 《題歙州問政山聶道士所居》 宋·黃臺

    千尋練帶新安水,萬仞花屏問政山。
    自少云霞居物外,不多塵土到人間。
    壺懸仙吞島罷,碗浸星宮沈水閑。
    寶籙篋垂金縷帶,絳囊絳鎖玉連環。

    186 《南豐道中》 宋·黃文雷

    此路通南國,于今人少行。
    遺民依廟住,曠野用鋤耕。
    古木刀痕熟,空山鬼炎驚。
    猶聞宿師處,倉猝又招兵。

    187 《將至蘭陵道中以遠岫重疊出寒花散漫開為韻》 宋·李處權

    故人限南北,昨日夢寐接。
    朝來得素書,開緘意稠疊。
    別時贈吳鉤,璀粲猶在篋。
    因循愧遲暮,欲見煌煌業。

    188 《道山堂》 宋·李龍高

    疏花斜映玉玲瓏,曾見誠翁與放翁。
    猶有舊時相識在,幾回搔首立春風。

    189 《嘲賈似道》 宋·理宗朝士

    三分天下二分亡,猶把山川寸寸量。
    縱使一丘添一畝,也應不似舊封疆。

    190 《同游岳麓道遇大雪馬上次敬夫韻》 宋·林用中

    遙瞻衡岳頂,云盡碧參差。
    人從南方至,雪墜西崖垂。
    談玄問老子,鳴佩邀神妃。
    飛花舞瓊瑤,青壁比珠璣。

    191 《韶陽之遷道中呈汪時法》 宋·呂祖儉

    汪氏諸郎子獨賢,相從過嶺過韶川。
    九齡風味猶存否,莫向南華卻問禪。

    192 《韶陽之遷道中呈汪時法》 宋·呂祖儉

    南江一道水分明,寂寂扁舟不記程。
    回望家山在云際,夢魂猶對短書檠。

    193 《夜游黃鶴樓遇道人》 宋·饒廷直

    黃鶴樓前秋月寒,樓前江闊煙漫漫。
    夜深人散萬籟息,獨對清影憑闌干。
    一聲長嘯肅天宇,知是餐霞御風侶。
    多生曾結香火緣,邂逅相逢意相語,

    194 《游道場山》 宋·沈清臣

    松篁十里綠成谿,短短籃輿入翠微。
    回首青山已憂跡,隴頭猶見白云飛。

    195 《乾道乙酉鬻田訓子有作》 宋·孫介

    顏回猶自給糜飦,蘇子初無二頃田。
    知慕圣師瞠若后,豈令恭嫂倨如前。
    筆耕得利寧分地,學祿中居總藉天。
    卜相既云隳祖業,請令同力奮雙拳。

    196 《題江貫道百牛圖》 宋·湯炳龍

    我本山陽田舍叟,家有淮南數千畝。
    江南倦客老不歸。
    此田多為勢家有,猶記少年學牧時,去時日出歸日西。

    197 《題道中觀梅》 宋·王大受

    等雪不成花自開,是花飛雪不須猜。
    一枝冷艷沖寒出,萬里春風破凍回。
    最愛橫斜無別樹,莫愁零落有蒼苔。
    幾年許卻西湖醉,猶戀千巖未肯來。

    198 《龍游道中聞雁》 宋·王暉

    避寒來熱稻梁肥,水遠山長結伴稀。
    已是江湖遠行客,雙雙猶是同南飛。

    199 《重游道巖》 宋·吳棟

    玄都重到拂題塵,屈指于今十四春。
    白石煙消丹灶冷,蒼崖日永畫樓新。
    山中自笑黔驢技,天外誰知海鶴身。
    洞口桃花莫相笑,劉郎猶是少年人。

    200 《道中即事》 宋·吳浚

    林葉聲乾山影瘦,斬新霜氣欲無秋。
    菊花猶護西風局,自在籬根夢蓐收。

    * 關于猶道的詩詞 描寫猶道的詩詞 帶有猶道的詩詞 包含猶道的古詩詞(349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