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猶潤的詩詞(346首)

    121 《探春》 宋·田為

    小雨分山,斷云鏤日,丹青歡狀清曉。
    柳眼窺晴,梅妝迎暖,林外幽禽啼早。
    煙徑潤如酥,正濃淡遙看堤草。
    望中新景無窮,最是一年春好。

    詠史懷古

    122 《驀山溪》 宋·仲殊

    黃金線軟,玉露生輕潤。
    青頭破初芽,拂煙痕、一枝猶嫩。
    東風著意,不放舞間□,春漸暖,柔無力,依依怨和□。
    旗亭帶晚,又是清明近。

    123 《驀山溪》 宋·仲殊

    黃金線軟,玉露生輕潤。
    青頭破初芽,拂煙痕、一枝猶嫩。
    東風著意,不放舞間□,春漸暖,柔無力,依依怨和□。
    旗亭帶晚,又是清明近。

    寫景抒情愉快

    124 《永遇樂(春暮有懷)》 宋·劉仙倫

    青幄蔽林,白氈鋪徑,紅雨迷楚。
    畫閣關愁,風簾卷恨,盡日縈情緒。
    陽臺云去,文園人病,寂寞翠尊雕俎。
    惜韶容、匆匆易失,芳叢對眼如霧。

    125 《丁香結》 宋·楊澤民

    梅雨猶清,冷風乘急,遙送萬絲斜隕。
    聽水翻雷迅。
    冒霧濕,但覺衣裘皆潤。
    亂山煙嶂外,輕寒透、未免強忍。

    126 《戀繡衾》 宋·張樞

    屏綃裛潤惹篆煙。
    小窗閑、人泥晝眠。
    正雪暖、荼コ架,奈愁春、塵鎖雁弦。
    楊花做了香云夢,化池萍、猶泛翠釧。
    自不怨、東風老,怨東風、輕信杜鵑。

    127 《案清都》 宋·胡翼龍

    夢雨隨春遠。
    征衫薄、短篷猶逗寒淺。
    裁芳付葉,書愁沁壁,水窗竹院。
    別來被篝梅潤,暗麈積、舊題紈扇。

    128 《多麗(西湖)》 宋·趙時奚

    斂吳云,翠奩推上紅晴。
    渺澄流、鱗光寒碎,遠峰螺紺低凝。
    杏香引、畫船影濕,柳陰趁、驕馬蹄輕。
    橋限寬平,堤橫南北,去來人入繡圍行。

    129 《望海潮(次龍有章韻)》 宋·趙文

    云外梅陰,雨余苔暈,嫩寒初沁羅裳。
    書幾凝塵,琴絲帶潤,小窗幽夢生涼。
    新水漲銀塘。
    恨王孫去後,煙草茫茫。

    宋詞精選詠史懷古愛國感傷

    130 《望海潮(次龍有章韻)》 宋·趙文

    云外梅陰,雨余苔暈,嫩寒初沁羅裳。
    書幾凝塵,琴絲帶潤,小窗幽夢生涼。
    新水漲銀塘。
    恨王孫去後,煙草茫茫。

    131 《蘇秀道中》 宋·曾幾

    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
    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古詩三百首秋天寫雨農民喜悅憂國憂民

    132 《自湘東驛遵陸至蘆溪》 清·查慎行

    黃花古渡接蘆溪,行過萍鄉路漸低。
    吠犬鳴雞村遠近,乳鵝新鴨岸東西。
    絲繅細雨沾衣潤,刀剪良苗出水齊。
    猶與湖南風土近,春深無處不耕犁。

    古詩三百首寫景抒情

    133 《滿井游記》 明·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節后,余寒猶厲。
    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
    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
    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初中文言文小品春天紀游寫景抒情

    134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議論學習勉勵

    135 《尚德緩刑書》 兩漢·路溫舒

    漢昭帝逝世,昌邑王劉賀被廢黜,漢宣帝劉詢剛剛登上皇位。
    路溫舒呈上奏書,奏書說:昭帝崩,昌邑王賀廢,宣帝初即位,路溫舒上書,言宜尚德緩刑。
    其辭曰:“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有驪姬之難,而文公用伯。
    近世趙王不終,諸呂作亂,而孝文為太宗。

    古文觀止諷刺

    136 《辨奸論》 宋·蘇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勢之相因,其疏闊而難知,變化而不可測者,孰與天地陰陽之事。

    古文觀止議論

    137 《東都賦》 兩漢·班固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
    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
    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
    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

    敘事議論

    138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139 《洞仙歌·三竿日出》 清·朱彝尊

    三竿日出,愛調妝人近。
    鳧藻熏爐正香潤。
    看櫻桃小注,桂葉輕描。
    圖畫里只少耳邊朱暈。

    140 《送鄭公績赴試金陵》 宋·朱翌

    筆端忘杻械,舌本貴溫潤。
    明明猶麟書,作世大龜鏡。
    哀哉束高閣,斯文久不勝。
    皇五開老眼,牽復首拜命。
    秋來舉子場,誰領斯文印。
    向來針膏肓,必古司農鄭。

    * 關于猶潤的詩詞 描寫猶潤的詩詞 帶有猶潤的詩詞 包含猶潤的古詩詞(3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