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牽顧的詩詞(159首)

    101 《惱公詩題游春士女圖》 明·張璨

    眉黛彎新月,瞳人剪碧波。
    態濃娃館妓,腰細楚宮娥。
    緩踏金蓮步,新翻《白雪》歌。
    輕顰迷下蔡,妙舞絕陽阿。

    102 《旅懷》 明·張宇初

    起早月尚明,微風響庭樹。
    遙鐘盡殘河,池草盈白露。
    披衣行空庭,孤禽語平曙。
    酬措每疏慵,晨光起檐戶。
    孰知愁慮牽,丘壑慕恬素。
    薄俗擅奸危,皇情感深顧。
    歲闌貧病侵,幽憤徒朝暮。
    ¤

    103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104 《次韻信都公石枕蘄簟》 宋·王安石

    端溪琢枕綠玉色,蘄水織簟黃金紋。
    翰林所寶此兩物,笑視金玉如浮云。
    都城六月招客語,地上赤日流黃塵。
    燭龍中天進無力,客主歊然各疲劇。

    105 《刺濆淖》 宋·范成大

    峽江饒暗石,水狀日千變。
    不愁灘瀧來,但畏濆淖見。
    人言盤渦耳,夷險顧有間。
    仍于非時作,未可一理貫。

    106 《送子虡赴金壇丞》 宋·陸游

    與汝為父李,忽逾五十年;平生知幾別,此別益酸然。
    念汝發亦白,執手河橋邊。
    西行過臨平,想汝小系船。
    悠悠陽羨路,渺渺云陽川。

    107 《高沙道中》 宋·文天祥

    三月初五日,索馬平山邊。
    疾馳趨高沙,如走阪上圓。
    夜行二百里,望望無人煙。
    迷途呼不應,如在盤中旋。

    108 《抒懷上孫侍講學士》 宋·宋祁

    仆本寒鄉士,始愿托田隴。
    偶與亨會并,遂竊空名寵。
    黌胄信清閑,文書無倥傯。
    牽絲玷外舉,挾冊陪春誦。

    109 《感舊送虞曹楊員外》 宋·宋祁

    曩笑長者言,感恨歲時遽。
    不云笑未幾,焂已及衰路。
    卻懷眼中人,落落星向曙。
    寧無新相知,論新不如故。

    110 《登高》 宋·張耒

    懷不展兮居無聊,默誶語兮浩長謠。
    寫我心兮登彼高,陟萬仞兮捫九霄。
    命清風兮披浮云,瞰四荒兮視天垠。
    大海蕩潏兮潛龍鯤,吐吞日月兮制明昏。

    111 《又和并寄楊樂道十二韻》 宋·司馬光

    圣主樂忠諫,曲從如轉圜。
    玉色粹陽春,至仁生自然。
    所慚群臣愚,無以稱開延。
    賤生何為者,側足青規前。

    112 《贈清衍》 宋·司馬光

    我厭從緣苦,空為薄宦牽。
    如師真達者,於世必超然。
    敝笠沖塵陌,寒云擁雪天。
    崎嶇遠相顧,深愧此心專。

    113 《送劉虛白二首》 宋·歐陽修

    我嗟韁鎖若牽拘,久羨南山去結廬。
    自顧豈勞君借譽,偶然章服裹猿狙。

    114 《獲麟贈姚辟先輩》 宋·歐陽修

    世已無孔子,獲麟意誰知。
    我嘗為之說,聞者未免非。
    而子獨曰然,有如塤應篪。
    惟麟不為瑞,其意乃可推。

    115 《書懷感事寄梅圣俞》 宋·歐陽修

    相別始一歲,幽憂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樂多悲患。
    每憶少年日,未知人事艱。
    顛狂無所閡,落魄去◇牽。

    116 《詠王右丞所畫阮步兵醉圖》 宋·梅堯臣

    右丞筆通妙,阮籍思玄虛。
    獨畫來東平,倒冠醉乘驢。
    力頑不肯進,俛首耳前驅。
    一人牽且顧,一士旁挾扶。

    117 《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贈之》 宋·梅堯臣

    赭白西北來,本是天馬種。
    朝秦暮至吳,嵩華如歷冢。
    伯樂曾未逢,垂頭牧青隴。
    今朝顧我鳴,振鬣耳聳聳。
    聲生秋風悲,已喪荊軻勇。
    誰牽駕鸞車,高躡云霧擁。

    118 《觀調發四首》 宋·劉克莊

    路傍紛紛送者誰,相顧淚下如綆縻。
    妻牽郎衣留不得,兒抱斧頸尤可悲。
    寄聲征夫且止淚,矯情勿為識者窺。
    國貧端坐養士耳,汝曹衣廩民血髓。
    邊頭戰士寒墮指,霜風獵獵陣云起,湓城善地亦靠里。

    119 《八檜圖》 宋·王令

    客有要我八檜吟,手攜八檜圖來懸。
    掛張滿壁惕可駭,盼顧左右同嗟嘆。
    旁摹石刻署名狀,各有憑附相黃緣。
    或高相扶互倚礙,或斷欲蹶猶支顛。

    120 《東門行》 宋·文同

    土有失所偶,難甘蓬蓽微。
    拔劍出東門,感憤不顧歸。
    賢哉彼嘉匹,逐逐牽其衣。
    愿同此{檀木換饣}粥,節義安得違。
    況今謂清世,不可復為非。

    * 關于牽顧的詩詞 描寫牽顧的詩詞 帶有牽顧的詩詞 包含牽顧的古詩詞(1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