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物移的詩詞(694首)

    221 《憶王孫》 宋·汪元量

    長安不見使人愁。
    物換星移幾度秋。
    一自佳人墜玉樓。
    莫淹留。
    遠別秦城萬里游。

    222 《十二時》 宋·和峴

    承寶運,馴致隆平。
    鴻慶被寰瀛。
    時清俗阜,治定功成。
    遐邇詠由庚。

    223 《望江南》 宋·陳樸

    毛發落,丹左運行陽。
    胎色漸紅陰漸小,推移歲運助乾剛。
    育火養中央。
    成物象,五岳辨微茫。
    出入尚遲形尚小,晨昏天籟奏笙簧。
    常飲玉壺漿。

    224 《喜遷鶯(閏元宵)》 宋·吳禮之

    銀蟾光彩。
    喜稔歲閏正,元宵還再。
    樂事難并,佳時罕遇,依舊試燈何礙。
    花市又移星漢,蓮炬重芳人海。

    225 《望江南》 宋·陳楠

    毛發薄,三轉運行陽。
    胎色漸紅陰漸縮,推移歲運助陽剛。
    育火養中央。
    成物象,五轉辨微茫。
    出入尚遲形上小,晨昏時飲玉壺漿。
    天籟奏笙簧。

    226 《望江南》 宋·陳楠

    毛發薄,三轉運行陽。
    胎色漸紅陰漸縮,推移歲運助陽剛。
    育火養中央。
    成物象,五轉辨微茫。
    出入尚遲形上小,晨昏時飲玉壺漿。
    天籟奏笙簧。

    227 《括滿江紅》 宋·林正大

    為憶當時,沉醉里、青樓弄月。
    閑想像、繡幃珠箔,魂飛心折。
    羞向姮娥談舊事,幾經三五盈還缺。
    望翠眉、蟬鬢一天涯,傷離別。

    故鄉閑居

    228 《百字令(壽馮憲·是日,宴于古羊桃花下)》 宋·李仲光

    小紅開也,問韶華、今年何事春早。
    盡道福星臨照久,勾引東風仙島。
    一點恩光,列城生意,萬物無枯槁。
    園扉深處,也應滿地芳草。

    229 《西江月》 宋·王同祖

    往事星移物換,舊游雨冷云沈。
    真娘墓草幾回青,問著寒潮不應。
    何處芙蓉別館,依前楊柳離亭。
    東風吹淚入重局。
    為喚香魂教醒。

    230 《過秦樓》 宋·鄧有功

    燕蹴飛紅,鶯遷新綠,幾陣晚來風急。
    謝家池館,金谷園林,還又把春虛擲。
    年時恨雨愁云,物換星移,有誰曾憶。
    把一尊試酹,落花芳草,總成塵跡。

    231 《城南感懷呈永叔》 宋·蘇舜欽

    春陽泛野動,春陰與天低。
    遠林氣藹藹,長道風依依。
    覽物雖暫適,感懷翻然移。
    所見既可駭,所聞良可悲。

    離別

    232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宋·蘇軾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233 《狼三則》 清·蒲松齡

    其一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尾行數里。
    屠懼,示之以刃,少卻;及走,又從之。
    屠無計,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懸諸樹而早取之。

    初中文言文寫狼哲理寓言故事

    234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235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議論學習勉勵

    236 《諫逐客書》 先秦·李斯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邳豹、公孫支于晉。
    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古文觀止公文

    237 《屈原列傳》 兩漢·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楚懷王左徒。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238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39 《辨奸論》 宋·蘇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勢之相因,其疏闊而難知,變化而不可測者,孰與天地陰陽之事。

    古文觀止議論

    240 《超然臺記》 宋·蘇軾

    凡物皆有可觀。
    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
    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夫所為求褔而辭禍者,以褔可喜而禍可悲也。

    古文觀止寫景抒懷

    * 關于物移的詩詞 描寫物移的詩詞 帶有物移的詩詞 包含物移的古詩詞(6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