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物曲的詩詞(897首)

    521 《驪山老妓行(補唐天寶遺事,戲效白樂天作)》 明·孫蕡

    秋風楊柳凋金縷,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驪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掃山遠碧,蟬鬢半拋云亂吐。
    時妝無復新妖嬈,曩態猶存舊嬌嫵。

    522 《代友贈別》 明·孫蕡

    金蘭結深契,厚愛兄弟親。
    歡娛暫相違,一日勝九春。
    如何舍我去,去逐衢路塵。
    行役冒雪霰,驅馳極宵晨。

    523 《夢覺》 明·陶安

    夢覺山雨來,萬點擊虛瓦。
    泠泠玉磬音,隳我羈枕下。
    回飆撼松濤,曲奏迭高雅。
    此身臥鈞天,傲睨洞庭野。
    造物慰孤寂,作意為陶寫。
    殘夜破幽闃,心耳俱灑灑。
    清吟答洪調,勿謂和者寡。

    524 《和韻虎丘游集》 明·王璲

    中吳饒佳游,茲山極殊觀。
    磅礴踞皋陸,巑岏軼霄漢。
    靈巖南蔽虧,震澤西衍漫。
    岧峣見城堞,參差瞻里闬。

    525 《閣試春陰詩》 明·王韋

    皇都三月春正深,東風釀暖淑氣侵。
    曙光溟蒙露華滿,輕云閣日天沉沉。
    野色垂垂十余里,草綠柔茵低迤邐。
    半空落絮濕未揚,百丈游絲寒不起。

    526 《送安南使還國應制》 明·王彝

    帝德如天四海同,卉裳相率向華風。
    稱藩特奉龍函表,偃武仍包虎韔弓。
    貢自炎方歸域內,心先流水到江東。
    路經日出知天大,城與山蟠見地雄。

    527 《西湖》 明·王直

    玉泉東匯浸平沙,八月芙蓉尚有花。
    曲島下通鮫女室,晴波深映梵王家。
    常時鳧雁聞清唄,舊日魚龍識翠華。
    堤下連云粳稻熟,江南風物未宜夸。

    528 《送萬敏中之金陵》 明·徐淮

    買舟又上金陵去,風物應憐庾信才。
    舊燕能言王謝事,夕陽空照鳳凰臺。
    江邊商女猶教曲,店下吳姬正壓醅。
    紫府青府風雨近,莫因登眺久徘徊。

    529 《題伍公炬桂林別意冊后》 未知·張寧

    五嶺行云七澤風,東將入海泛鴻濛。
    生還卻笑征南老,往事空驚塞上翁。
    萬里歸心孤磧雁,廿年春夢五更鐘。
    曲江院里看花伴,物色于今盡不同。

    530 《寓言》 明·周是修

    陰陽分晝夜,輪運浩無窮。
    時物更代謝,孰知玄化工。
    人生如夢寐,即寤永成空。
    幽觀衰榮朕,往復邁旋逢。

    531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532 《瀟湘八景畫·江天暮雪》 明·朱瞻基

    大江東去天連水,薄暮蕭蕭朔風起。
    須臾吹卻凍云同,六花亂撒滄波里。
    橋南橋北樹槎牙,隔浦紛紛集晚鴉。
    馬嘶百折蟠云路,犬吠孤村賣酒家。

    533 《古風其三十九》 唐·李白

    登高望四海。
    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
    風飄大荒寒。

    534 《古風其二十三》 唐·李白

    秋露白如玉。
    團團下庭綠。
    我行忽見之。
    寒早悲歲促。

    535 《桃源行》 唐·王維

    〔時年十九〕
    漁舟逐水愛山春。
    兩岸桃花夾去(一作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

    536 《東陂秋意寄元八》 唐·白居易

    寥落野陂畔,獨行思有余。
    秋荷病葉上,白露大如珠。
    忽憶同賞地,曲江東北隅。
    秋池少游客,唯我與君俱。

    537 《知足吟 和崔十八未貧作·》 唐·白居易

    不種一隴田,倉中有余粟。
    不采一枝桑,箱中有余服。
    官閑離憂責,身泰無羈束。
    中人百戶稅,賓客一年祿。

    538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宋·蘇軾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彥。
    嗟汝獨何為,閉門觀物變。
    微物豈足觀,汝獨觀不倦。
    牽牛與葵蓼,采摘入詩卷。

    539 《巫山》 宋·蘇軾

    瞿塘迤邐盡,巫峽崢嶸起。
    連峰稍可怪,石色變蒼翠。
    天工運神巧,漸欲作奇偉。
    坱軋勢方深,結構意未遂。

    540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 關于物曲的詩詞 描寫物曲的詩詞 帶有物曲的詩詞 包含物曲的古詩詞(8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