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枯硯燥自傷悲,文體全關氣盛衰。倚馬縱允揮萬字,騎驢尚足課千詩。奉盤誰可推盟主,撼樹人方謗老師。疑有更深于此者,入山十載試精思。
老窮蟄一室,獨與圣賢對。禰刺倏在前,喜有佳士至。此客可曾有,良覿今愛遂。夫豈燥濕同,未易折柬致。
居家多惰拙,為國常隱憂。有時發魯嘆,乃或遭楚咻。壞證至束手,錯事皆從頭。收污挑怨憤,作勞睨嬉游。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