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熟境的詩詞(124首)

    41 《田父吟》 宋·方逢辰

    清溪眇如斗大吧,萬山壁立土磽瘠。
    百分地無一分田,九十九分如劍脊。
    一畝之地高復低,節節級級如橫梯。
    畈心一畦可一畝,邊旁一畝分數畦。

    42 《韋羌山式公綠筠庵詩》 宋·郭三益

    道人棲碧山,云居在空曲。
    十年海潮音,利物緣已熟。
    更尋妙高頂,超然具幽筑。
    古林插空青,寒筠抱巖綠。

    43 《題陸賈大夫廟》 宋·梁竑

    劉郎辛苦逐秦鹿,尚欲長鞭及馬腹。
    蠻夷大長夢不驚,海邊椎髻乘黃屋。
    江淮貔貅始閑暇,忍使驅令渡篁竹。
    陸生手持尺二組,喚起老子同分肉。

    44 《游寺云觀》 宋·劉應龍

    雨絕春風和,沉棲慕遐矚。
    野火開叢荊,遙岑路徑熟。
    極頂如掌平,群峰四環矗。
    人言古觀基,突兀此有屋。

    45 《閉戶》 宋·釋文珦

    閉戶晶我事,山光滿盈幾。
    飯余曲肱睡,一覺頗酣美。
    心平不作夢,境寂如止水。
    山童為煎茶,茶熟我當起。

    46 《作風伯新廟》 宋·楊四太尉

    周官大宗伯,槱燎祀風師。
    祀典既已載,有廟非淫祠。
    吾鄉風伯廟,不知始何時。
    廟當浮玉嶼,鄉人同祭之。

    47 《盛氏銜翠軒》 宋·葉三錫

    平生丘壑心,漫浪不羈束。
    青山亦解意,四時共追逐。
    朝翠空蒙時,北窗夢清熟。
    晝寂庭戶涼,坐課黃卷讀。

    48 《謁金門 依韻和孤蟾四闋》 元·吳澄

    如何喜。
    自喜自知可矣。
    天地與人同一理。
    世間知者幾。

    49 《洪武庚申夏四月登玉山頂時雅上人適遷華藏于》 明·呂誠

    曉出城西門,蕩漾官河艇。
    朝光散晴旭,露氣擁高迥。
    潮上洲渚沒,棹發六飛騁。
    前岑獻奇狀,心目快引領。

    50 《遣興》 明·易恒

    生也無涯信有涯,幽情謾自惜芳華。
    每憐修潔聽詩鶴,難遣低斜篆壁蝸。
    境熟不疑身是妄,慮澄始覺夢成賒。
    晚晴看遍江頭水,流盡西林一片霞。

    51 《答東皋伯遠法師》 明·愚庵智及

    東皋尊者隱郊墟,小小屠蘇睹史居。
    切柏代香朝演法,卷簾進月夜抽書。
    村園果熟秋霜后,花徑苔生宿雨余。
    心境兩忘諸幻滅,更于何處覓真如。

    52 《己酉赴試白下病歸得雜詠五首》 明·鄭胤驥

    病起猶未王,言歸聿何速。
    所嘆雞肋微,猶成道旁筑。
    得失一以分,寧免相刺促。
    快哉良友言,自計亦已熟。

    53 《茅山中人皆不飲泉水悉下汲于注壑又不善蓄佳》 明·朱凱

    情閑好品茶,性淡能辨水。
    江左幾泓泉,勺勺定媸美。
    浙右園焙栽,種種別妙理。
    七寶白云淳,石井劍池泚。

    54 《西巖山》 唐·白居易

    千古仙居物象饒,道成丹熟晝升霄。
    巖前寶磬轉松韻,洞口靈池應海潮。
    崖折百花遲日晚,鶴歸清夜唳聲遙。
    登臨漸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橋。

    55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 宋·蘇軾

    幽人白骨觀,大士甘露滅。
    根塵各清凈,心境兩奇絕。
    真源未純熟,習氣余陋劣。
    譬如已放鷹,中夜時掣紲。

    56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宋·蘇軾

    窮猿既投林,疲馬初解鞅。
    心空飽新得,境熟夢余想。
    江鷗漸馴集,蜑叟已還往。
    南池綠錢生,北嶺紫筍長。
    提壺豈解飲,好語時見廣。
    春江有佳句,我醉墮渺莽。

    57 《答郡中同僚賀雨11111111》 宋·蘇軾

    │旱行十年,饑疫遍九土。
    奇窮所向惡,歲歲祈晴雨。
    雖非為己求,重請終愧古│鬼神亦知我,老病入腰膂。
    何曾拜向人,此意難不許。

    58 《甘蔗》 宋·蘇軾

    老境於吾漸不佳,一生拗性舊秋崖。
    笑人煮積何時熟,生啖青青竹一排。

    59 《答郡中同僚賀雨》 宋·蘇軾

    水旱行十年,饑疫遍九土。
    奇窮所向惡,歲歲祈睛雨。
    雖非為己求,重請終愧古。
    鬼神亦知我,老病入腰膂。

    60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并引)》 宋·蘇軾

    蘇州定慧長老守欽,使其徒卓契順來惠州,問予安否,且寄《擬寒山十頌》。
    語有璨、忍之通,而詩無島、可之寒,吾甚嘉之,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
    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

    * 關于熟境的詩詞 描寫熟境的詩詞 帶有熟境的詩詞 包含熟境的古詩詞(1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