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熟信的詩詞(209首)
63
《段太尉逸事狀》 唐·柳宗元
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
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
邠人偷嗜暴惡者,卒以貨竄名軍伍中,則肆志,吏不得問。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殺孕婦人。
64
《申胥諫許越成》 先秦·左丘明
吳王夫差乃告諸大夫曰:“孤將有大志于齊,吾將許越成,而無拂吾慮。
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
”申胥諫曰:“不可許也。
夫越非實忠心好吳也,又非懾畏吾甲兵之強也。
65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66
《稼說送張琥》 宋·蘇軾
曷(盍)
嘗觀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
其田美而多,則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則種之常不后時,而斂之常及其熟。
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實,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畝之田。
67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77
《金人捧露盤 鳴鶴余音卷一》 元·王志謹
喜樂山村,風月知音,信任歲華交換。
終日掩柴門,處幽軒,閑看古書慵倦。
住坐從容,獨行獨步,都把聲名斷。
抱守元陽,情忘境滅,氣神和沖,升沉無礙,玉爐煉至寶,欲結清涼,重生溫暖。
* 關于熟信的詩詞 描寫熟信的詩詞 帶有熟信的詩詞 包含熟信的古詩詞(2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