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紀號過千齡,玉歷今開第五春。北極天高乾象正,東郊風暖物華新。漏添化國融和日,律饗熙臺鼓舞人。愿挹滄溟供壽酒,無躬無盡奉嚴宸。
惟國之法,燁燁其垂。使爾知避,豈欲爾施。
咨爾父才,助予念茲。豈予之助,報國是宜。
望歲民心切,為霖帝力均。崇朝變炎暑,舉目盡清新。坎坎連村鼓,熙熙萬室春。北窗涼枕簟,安穩到閑人。
持節歸來上粉闈,只今一節又何之。樂天好句追長慶,元亮高風挹義熙。我恨別多仍會多,君雖去速豈來遲。閩山荔子燻晴晝,莫惜登臨賸賦詩。
前村后村桃李空,牡丹酴醾當春風。令君無暇問許事,親率僚吏行劭農。清晨小隊東郊出,宿雨初開泥尚濕。白頭扶杖稚子旁,不待符移自相集。
我生淳熙間,今復見淳佑。粵從發覆額,及此已衰耇。恭惟孝皇圣,是時方在宥。兩宮俱萬年,薄海同一候。
蒼生化冢海揚塵,尚喜樽前聚故人。暫借群居慰孤憤,猶依破國得全身。解憂醇酒難為力,遭亂文章倘有神。張儉望門憔悴甚,并無錐卓是真貧。
雪中草草漫裁詩,沂國平生已可知。今日功名付家婿,百花頭上更何疑。
黎庶曾何帝力知,七旬三入刈寧時。春寒誰怕妨花柳,一日東風萬國吹。
昆山夏老能筆耕,開云種玉看崢嶸。千條萬葉入霄漢,世間草木空有名。來持瑯玕叫閶闔,坐使燕石無光晶。北人貴竹如貴玉,直以高價酬丹青。
寵極心彌小,名尊貌愈恭。勛華雙輔翼,槐鼎四登庸。海宇熙春物,邊陲罷夕烽。了無能致績,頌筆漫形容。
冬暖熙熙作午晴,紅梅花下一壺傾。衰年未夜先思睡,深閉柴門卻月明。
文物衣冠萃一門,如公終始見輿言。三登慶歷三人第,四入熙寧四輔尊。繼世拜封前及后,并時當政弟連昆。漢袁楊與唐蕭杜,更有清風在裔孫。
二圣臨熙運,元精降佐臣。人承太岳裔,生在敦牂辰。六紀登遐壽,三期秉大均。還騎箕尾去,仍值在蛇春。
維堯則天,與天同大。俯視九州,細于一芥。挈以畀舜,超然自邁。維舜則堯,與堯同高。
穆穆皇祖,丕昭圣功。聲律身度,樂備禮隆。祗芳旺幣,祀于合宮。玉帛萬國,驩心載同。
總章靈承,維國之常。禮樂宣不,隆升齊莊。竭誠盡忠,主茲毗觴。于昭在上,申錫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