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照頂的詩詞(195首)

    181 《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威德自在菩》 宋·釋正覺

    門開三觀莫遲留,得路行行到始休。
    鑒像照心無所住,樓鐘出礙有來由。
    頂中具眼如天主,肘后分符似國侯。
    應世度生游幻海,月船風棹駕濤頭。

    182 《宣和甲辰三月三日山谷寺偶成是時欲下長蘆也》 宋·釋正覺

    溫風在山谷,青紫班芳妍。
    浩然春公心,不作彼此偏。
    其來初無像,榮事亦自然。
    云容淡如鶴,草色齊膩煙。

    183 《三寶贊其二·法寶》 宋·釋重顯

    后得智生功德聚,大悲留演潤禽魚。
    貫花雖自科千品,標月還歸理一如。
    過量劫應期廣布,剎那心合未忘書。
    四衢道內拋紅焰,五欲波中綻白蕖。

    184 《和頌》 宋·釋重顯

    珍瓏巖古寺,冠乎明越境。
    海眼通洌泉,天心聳危嶺。
    嘗游興未闌,遐想神忽凝。
    彼士真覺雄,相鄰不孤迥。

    185 《三寶贊其一·佛寶》 宋·釋重顯

    甘蔗流苗應剎塵,覺場高發利生因。
    紫金蓮捧千輪足,白玉毫飛萬德身。
    孤立大方資定惠,等觀含類舍怨親。
    挨星相好中天主,匝地名聞出世人。

    186 《皇帝在建邸請升堂偈》 宋·釋宗杲

    豁開頂門眼,照徹大千界。
    既作法中王,於法得自在。

    187 《覺初上人》 宋·釋祖欽

    靈覺之初,廓然太虛。
    巘云平岳頂,海月照珊瑚。
    描不如,畫不如,詠不如,一段靈光今古無。
    元是兜率橋頭,三生藏里夜明珠。

    18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日照光文彩,周通無不關。
    天恩功最大,地載莫休閑。
    絕頂孤松老,飛云野鶴還。
    玄珠名隱奧,杳靄路岐間。

    189 《僧庵崖上榴花》 宋·蘇籀

    蒼崖有紅榴,照眼風欞迥。
    鶴頂磨丹明,猩唇染羅竟。
    天然同心蒂,物理有殊稟。
    青鳥蹙絳巾,奇膠綴琴軫。

    190 《鄭吏部開山路成二巖對棋於上因成二詩·壽松》 宋·王洋

    向來本為買山田,饒得青松不費錢。
    更向青冥斸峰頂,放教南斗照臞仙。

    191 《秋夜宋希仁同吟松風閣有感》 宋·薛嵎

    相逢長日坐如癡,瘦得吟肩聳過頤。
    天意復生郊島在,人心自逐古今移。
    高秋月色行松頂,半夜山中讀楚辭。
    此道若無千載后,塵昏何處照妍媸。

    192 《煙寺晚鐘》 宋·楊公遠

    山寺鐘敲重照殘,僧歸云暝費躋攀。
    浮屠屹立巔崖頂,恰在煙嵐紫翠間。

    193 《南康值雨》 宋·楊時

    平沙漲雪清江濆,水花照日紅生鱗。
    軒然五老出城表,雕玉萬仞窺長身。
    云巾星弁覆華頂,飛泉漱瀑垂天紳。
    平生未識廬山面,碧巘橫云望中見。

    194 《勾漕送建茶》 宋·張九成

    我謫庾嶺下,年年餉焦坑。
    味雖輕且嫩,越宿苦還生。
    分甘嘗此品,敢望建溪烹。
    勾公道義重,不與炎涼并。

    195 《客愁》 明·程嘉燧

    客心降盡轉悠悠,見月聞歌已不愁。
    當日絳唇空寂寞,何時雪頂共依投。
    衰年自照猶殘燭,長夏行吟祇敝裘。
    送遠可能忘故國,浮云西北有高樓。

    * 關于照頂的詩詞 描寫照頂的詩詞 帶有照頂的詩詞 包含照頂的古詩詞(1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