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照鑒的詩詞(242首)

    141 《九誦·孔子》 宋·鮮于侁

    曲阜兮遺墟,先師兮闕里。
    神仿佛兮如在,涕潺湲兮不已。
    窮天地兮一人,揭日月而照臨。
    生無萬乘之位兮三千這徒心服而四來。

    142 《淥波亭》 宋·向傳式

    我愛東南郡,恩容守會稽。
    府當秦望北,園枕臥龍西。
    水為流觴引,亭因正俗題。
    松篁清有韻,桃李密成蹊。

    143 《橫塘》 宋·楊修

    早潮才過晚潮來,一一軒窗照水開。
    鑒面無塵風不動,分明倒影見樓臺。

    144 《湖上別野》 宋·張濡

    弱柳舒眉學遠山,四山斜亸綠云鬟。
    平湖如鑒一回照,西子明妝濃淡間。

    145 《龍潭》 宋·趙方

    靜深空洞碧沉沉,鑒影分明照我心。
    照我心於何處是,潛龍時見普甘霖。

    146 《婺舟道中》 宋·鄭伯熊

    筍輿時得并溪行,溪水秋來似鑒清。
    仰春云山勞眼力,臨流照眼卻分明。

    147 《秋月篇》 明·黃哲

    金商鳴素節,瑤律屆先秋。
    始見西陵月,嬋娟滄海頭。
    清規臨夜滿,澄影際天浮。
    媚浦沉珠迥,凝波凈練收。

    148 《讀書》 明·蔣主孝

    夕陽下山暝,篝燈坐中庭。
    縹帙亂幾案,寒茫射奎星。
    絹絹云邊月,移光照疏欞。
    恍然若自得,碧水涵圓靈。
    善惡何所召,持鑒以照形。
    不鑄考父鼎,乃勒燕山銘。
    嗚呼彼何人,蒼天正冥冥。

    149 《無題》 明·石沆

    落日早涼歸,看山倚竹扉。
    水清仍可鑒,云薄不成衣。
    腐草螢低照,疏林鳥亂飛。
    平生蓑笠意,不在富春磯。

    150 《題張甘白樂圃林館》 明·謝恭

    門徑稀人跡,幽居祗自然。
    泉聲三月雨,柳色半春煙。
    水鑒看鷗欲,山窗見鹿眠。
    題詩花墅夕,明月照晴川。

    151 《澄淵》 明·許繼

    水色本明照,況此靜以深。
    泓澄幾千頃,流汞凝玄陰。
    空光碧天合,倒景青山沉。
    默鑒不遺物,至虛寧受侵。
    愿言寄潛玩,湛然契明心。

    152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153 《新婦石》 唐·白居易

    堂堂不語望夫君,四畔無家石作鄰。
    蟬鬢一梳千歲髻,蛾眉長掃萬年春。
    雪為輕粉憑風拂,霞作胭脂使日勻。
    莫道面前無寶鑒,月來山下照夫人。

    154 《再用前韻》 宋·蘇軾

    朱顏發過如春醅,胸中梨棗初未栽。
    丹砂未易掃白發,赤松卻欲參黃梅。
    寒溪本自遠公社,白蓮翠竹依崔嵬。
    當時石泉照金像,神光夜發如五臺。

    155 《次韻秦少章和錢蒙仲》 宋·蘇軾

    碧畦黃隴稻如京,歲美人和易得情。
    鑒里移舟天外思,地中鳴角古來聲。
    山圍故國城空在,潮打西陵意未平。
    二子有如雙白鷺,隔江相照雪衣明。

    156 《城南聯句》 唐·韓愈

    竹影金瑣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
    琉璃剪木葉,--韓愈
    翡翠開園英。

    157 《小池》 宋·宋祁

    細溜沙渠逗曲池,碧潯馀潤漬蚌衣。
    風休浪靜如圓鑒,時有文禽照影飛。

    158 《涼州令/梁州令》 宋·歐陽修

    翠樹芳條颭。
    的的裙腰初染。
    佳人攜手弄芳菲,綠陰紅影,共展雙紋簟。
    插花照影窺鸞鑒。

    159 《贈潘景溫叟》 宋·歐陽修

    秦盧不世出,俗子相矜夸。
    治疾不知源,橫死紛如麻。
    番陽奇男子,衣冠本儒家。
    學本得心訣,照底窮根厓。

    160 《端午帖子詞二十首·一皇后合五首》 宋·歐陽修

    五色雙絲獻女功,多因荊楚記遺風。
    圣君照物同天鑒,不用江心百鏈銅。

    * 關于照鑒的詩詞 描寫照鑒的詩詞 帶有照鑒的詩詞 包含照鑒的古詩詞(2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