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照衣的詩詞(1298首)
941
《答衍師見贈》 明·高啟
衍師本儒生,眉骨甚疏峭。
軒然出人群,快若擊霜鷂。
早嘗垂長紳,挾冊誦周邵。
欲陳興壞端,往應乞言詔。
943
《贈楊滎陽》 明·高啟
嘉陵美山水,亦復富文彥。
楊君產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藝林選。
客屈稷下談,王邀鄴中宴。
945
《秋日江居寫懷(七首)》 明·高啟
葭菼連秋渺渺長,歸舟猶嘆滯江鄉。
客衣欲冷鄰機急,農事初成野飯香。
千里斷云隨雁騖,半村殘照送牛羊。
有愁不解登高賦,空使頻回宋玉腸。
¤
946
《獻仆射相公》 宋·王禹偁
罷調金鼎道光輝,聞說閑園自種薇。
書院日斜春睡覺,沙堤人靜早朝歸。
吟穿竹逕僧同步,醉遶花庭蝶上衣。
卻恐優游未終歲,臺星依舊照黃扉。
947
《月波樓詠懷》 宋·王禹偁
郡城無大小,雉堞皆有樓。
其間著名者,不過十數州。
吹簫事遼敻,仙跡難尋求。
庾公在九江,締構何風流。
948
《送譚殿院之任南陽》 宋·王禹偁
大抵人生樂故居,山川況復漢南都。
別來墳墓有宿草,歸去田園多綠蕪。
銀印莫羞雙鬢白,錦衣兼照兩轓朱。
西垣衰病無憀客,空羨此行歌袴襦。
949
《贈省欽》 宋·王禹偁
舊隱何年別翠微,瀑泉聲入鎖禪扉。
御前曾寫八分字,天上特宣三事衣。
燈照夜庵霜後冷,鼎烹秋菌雨中肥。
終歸五老峰邊去,杯渡長江一錫飛。
950
《乾明節觀群臣上壽觴詩》 宋·王禹偁
甲觀正儲祥,群臣獻壽觴。
捧登金殿穩,深照赭袍光。
環佩和仙樂,衣冠惹御香。
玄天共悠久,碧海比靈長。
葵藿心無異,鴛鴻翅有行。
何當隨近侍,同此祝無疆。
951
《謝同年黃法曹送道服》 宋·王禹偁
鮑照貽我羽人衣,下直何妨盡日披。
老去自堪將野鶴,客來休更佩金龜。
官供謾說青綾被,私便全勝白接{上四下離}。
未脫朝簪戀明主,耿懷空作謝君詩。
953
《三和》 宋·劉克莊
花籃果擔更噭呼,巾{左巾右篝去竹}絢爛車騎都。
民多逐末少重本,神豈護短仍憑愚。
厥初捧楬土與木,繼以刀割俄香涂。
垂旒絕類河求弁,照乘得匪龍獻珠。
954
《又即事四首》 宋·劉克莊
塞氛未靜鐵衣寒,愁絕江南庾子山。
誰使石郎捐一道,僅聞柴氏復三關。
西當太白馀孤壘,北望神州隔幾寰。
猶憶樓船建黃鉞,夕烽明滅照龍灣。
955
《李園有懷孚若》 宋·劉克莊
曾與山公醉不歸,李園水竹尚依稀。
鈿車疾取春鶯唱,鐵笛潛驚宿鳥飛。
昔把蟹螯同酒盞,今持馬策叩城扉。
溪頭一片無情月,偏照愁人淚滿衣。
956
《牛田鋪大雪》 宋·劉克莊
暝色蟠空起,獰飚激地吹。
漸看云布濩,稍有霰紛披。
蔌蔌初飄瓦,輕輕已點墀。
居人朝未覺,客子夜先知。
957
《溪西》 宋·劉克莊
暮止溪西宿,喧呼聒四鄰。
滿村無別姓,比屋喜生人。
解榻勤為黍,烘衣許覓薪。
客房惟有月,偏照不眠身。
958
《和鄉侯燈夕六首》 宋·劉克莊
老去逢春尚怯寒,牛衣那得傍鰲山。
莫陪畫隼行穿巾,姑對囊螢坐閉關。
昔聽仙韶游帝所,今披宮錦謫塵寰。
溪村可是無風景,幾點漁燈照碧灣。
959
《即事三首》 宋·劉克莊
家世相傳逢掖衣,如今結果亦隨時。
二三子遂舍瑟作,七十翁方扶杖嬉。
野老憂晴妨寶穡,社人怕雨濕靈旗。
遙知鈴閣無歌管,一點青燈照董帷。
960
《江上四首》 宋·王令
江頭風平可照水,衣冠面目略相似。
與我同笑固相喜。
何用妄攜客子來,不可與語祗相視。
* 關于照衣的詩詞 描寫照衣的詩詞 帶有照衣的詩詞 包含照衣的古詩詞(12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