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照目的詩詞(662首)
601
《勸學》 宋·陳普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無諸曾擁漢入秦,歸來依舊蠻夷俗。
未央長樂不詩書,何怪天涯構板屋。
人民稀少禽獸多,云盤霧結成烜燠。
602
《西齋秋日雜書五首》 宋·方回
高樹夕影疏,老荷秋氣馥。
雨余絢斜照,寓此池上目。
鳴蟬一何厲,坐嘆白日速。
東家失其兒,忽駭鄰婦哭。
歸兮空山中,幽嘯抱吾獨。
604
《送□景文長興丞》 宋·方回
太湖之岸環□縣,君所佐縣為最雄。
其民無不挾利刃,往入殺人白晝中。
荻浦鹽丁更獰惡,輕舠出沒洪濤風。
邇來清霜凍天地,一掃蚊虻銷昏雺。
605
《次前韻述將歸》 宋·方回
我雖無絲無竹亦無肉,猶有杜子美萬卷書,猶有陸士衡三間屋。
作詩寧作郊島之寒瘦,終不屑元輕而白俗。
607
《池亭秋思》 宋·方回
憶昨困炎蒸,衣單猶欲臝。
秋氣□□涼,飲可讀亦可。
稍久罄瓶罌,猝難致肴果。
亦欲理蠹卷,未易啟澀鎖。
608
《再用前韻四首》 宋·郭印
身留瘴癘地,家住水云村。
何事懷三徑,無才叩九門。
秋風吹旅思,夜雨滴歸魂。
目斷岷峨路,煙深夕照昏。
609
《和程文彧九日詩》 宋·郭印
平生懶惰無拘逼,學道唯將寸陰惜。
手披目覽不自勤,俯視仰觀如有得。
王侯螻蟻同丘墟,身外紛紛了無益。
況值秋風草木枯,仍驚羽檄文書急。
610
《和楊齊伯韻》 宋·郭印
邪師挾幻術,念念皆狂圖。
化出一切象,形容乃甚都。
佛光亦幻成,非有與非無。
煙霞異明晦,寥廓元太虛。
614
《桃花》 宋·李處權
照水桃花樹,春風灼灼開。
雖非天上種,何異觀中栽。
帝子吹笙罷,漁人信棹回。
故園何處是,目盡望鄉臺。
615
《峽山遇雨》 宋·李復
侵曉登楚山,山峻苦艱陟。
半山忽陰晦,舉手不可識。
躋攀穿云過,赫然見日出。
俯視云氣中,洶涌浩無極。
616
《戲謝漕食豆粥》 宋·李復
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貯泉烹豆粥。
太行苦霧朝塞門,相與持杯煖寒腹。
集仙學士著繡衣,瑞節前驅光照玉。
入境風生三十州,高廩臨邊溢紅粟。
* 關于照目的詩詞 描寫照目的詩詞 帶有照目的詩詞 包含照目的古詩詞(662首)